{书接上文,朋友们,我要开始放大招了!有练过内功的可以一起讨论}
韩璧麟脸望上一抬,神色倨傲,冷哼道:“走火就是丹田真气练到小周天时,真气不走正脉,开始乱窜。按我修习内功者划分,走火共有三种,第一种是走失阳火,第二种是走失阴火,第三种就是阴阳两火交织而走失。阳火走失,全身灼热如汤煎,一股股的热气奔流急速,经脉上走的气象如一条条火蛇缠绕,如不急治就会火气攻心而亡;阴火走失,全身寒气笼身,周天倒转,百病缠身,生不如死。阴阳两火走失是寒气、灼热之气交织出现,互相攻伐,时凉时热,瞬间转换。我看这小子就是第三种走火入魔,阴阳两火在体内乱窜,疯疯癫癫,最后即使不死也成废人一个了。”
花齐嫣虽然不止一次听爹娘和师叔们提起过练功走火入魔的危害,此刻听了仍冷汗直流,看着躺在地上人事不知的梁栋,心痛道:“你若不是救我,怎么会被那大喇嘛害成这样。”
秦渡厄依旧冷笑问道:“那何谓入魔呢?”
韩璧麟又哼一声道:“入魔就是真气练到大周天时,真气冲撞触动六根,产生幻听幻觉,导致意失丹田,最后气血逆流,经脉错乱。”
秦渡厄抚须呵呵笑道:“这就错了,习武之人练个十几年,才能意行小周天,达到走火可能,又练个几十年才能练到打通任督二脉达到大周天,此时练到入魔发疯确实非常可能。但天下习武者,天资根骨不好的占多数,越练到后来,内功提高一分都难,更别说走火入魔的滋味,想尝尝都是痴心妄想,不知韩二侠所谓常有的事,是从哪得来的结论?”
韩璧麟微微一愣,老脸变红,他本来脸就干瘦,这一红就好像被鞋子抽过一样,极为难看,他看了一眼沐清香,讪讪道:“这本是安慰我四妹的话,秦兄有些咬文嚼字,强词夺理了。”
卫破虏是练外家功夫的,素来看不上内功,他把剑架到肩上,沉声道:“秦渡厄,以你之见,这小子乳臭未干,就算他打娘胎里起,开始练内功也就二十年,如何炼成的走火入魔,你来解释解释。”
秦渡厄摇摇头道:“这小子是被西域密宗的喇嘛一掌打到头顶成了这个样子,西域密宗武功和我中土武功大不相同,不了解其中原委,我不敢乱说。”
杨翊羽自诩内功深厚,武学奥理精深,一直在等他们说话,这时一振袖子站前来,脸上挂着淡淡笑意环视他们,道:“二弟、三弟,秦兄,你们说得没错,但都是身在山中不见山,在武言武,忘了一件重要事。”说到这里,他故意把话一顿,眼睛不经意掠过韩璧麟。
杨翊羽和韩璧麟都是内功高手,韩璧麟修炼的是百战山庄祖传绝学“惊涛奔雷手”,这套掌法本身需要深厚内功驱动,所以韩璧麟对杨翊羽的“龟冥内功”既不服气又想一窥究竟,此刻韩璧麟看杨翊羽故意装深沉,心里有气,却对卫破虏笑道:“大哥又要讲学了,三弟且把霸王剑放下来洗耳恭听。”
都说文人相轻,武林中人其实更有过之,尤其是内功高手,各个门派或家传或自悟的修炼法门五花八门,都认为自家所练才是正道,打不过人只承认功力不够,绝不说自己练得方法不对,所以褒己贬他是常有的事。刚才这四人还和秦渡厄斗个不亦乐乎,但遇到练武难题,这些人都把正事抛在脑后,开始争辩功法原理,以证明自己的武学高明。
杨翊羽知道韩璧麟和秦渡厄心里都不服,微微一笑,手指躺在担架上的梁栋道:“这个吴贤侄,你们看他脸色忽明忽暗,清赤两色交替,身体半冷半热,正如二弟所言,是走火第三种阴阳失火,他动作疯癫,神智不清,像是练到大周天之前的真气走岔入魔之兆。但他年级轻轻,就算打娘胎里练武,也决无到打通任督二脉的阶段,所以“气动六根”引起入魔的说法,我觉得于理不能解释。”
韩璧麟强忍不满,微笑道:“大哥果然内功武学深厚,那依你判断,这小子是怎么回事?难道是中了大喇嘛什么妖法?所以一直抓着花侄女不放?”
花齐嫣满脸通红,忸怩道:“他不是一直抓着不放,他是时好时坏,抓住就放开了,而且并无越矩行为。”心里却想到刚才梁栋从身后抱着自己前胸,两腿盘住自己腰上难道不算越矩?脸不由更红了。
她这满脸红晕,乌发掩映下越发显得柔美妩媚,把众人看得一呆。
杨翊羽深深看了花齐嫣一眼,颔首道:“花侄女说得极是,这正是问题关键。我刚才围着他转了一圈,发现他身前水汽腾腾上升头顶,后背则冷气顺着衣服凝滴成水流到地上,这正是任督二脉逆行的表象。”
修真练气中的“任督二脉”和中医的“任督二脉”虽然一脉同源,都来自上古宝典《黄帝内经》,但到秦汉之后,由于用途不同,各自发展形成了一门独立理论,内功中的“打通任督二脉”,是指“髓道周天通”,而绝不是指医学的“督任经络”。
人体前面任脉主属“足阳明胃经”,是向下运行,人体背后督脉主属“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