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3 王业不偏安 (1/2)

大秦位面,咸阳宫内。

嬴政看到文天祥主战,宋理宗却迁都南逃后,失望的摇了摇头。

“朕以虎狼之师,横扫六合、一匡天下,成就万世之基业。”

“未想到自朕之后的帝王,竟愚蠢懦弱至此。”

“坐拥诸多郡县,兵将无数,却只知道偏安享乐,看来后世之君也不过如此。”

听到嬴政的蔑视后,一旁的赵高看准机会赶忙拍起马屁。

“陛下之威,纵观古今谁人能及。”

“莫说是后世君主,就连那三皇五帝也无法比拟啊。”

说到这里,他又顿了顿。

“况且前几日徐福言,已经寻到了蓬莱仙岛,不日就启程为陛下寻药。”

“待得寻来了蓬莱仙药,陛下必然可以万寿无疆,大秦帝国也能永世长存。”

嬴政闻言微微点头,他一定会向那些六国余孽证明、向天下人证明,天幕是错的。

不仅他会长生不老,大秦帝国也将随他一起万古长存。

…………

大汉元鼎位面,未央宫内。

刘彻斜坐在软榻上,周身散发的威势让一旁的宫女们都噤如寒蝉。

“去病,依你看,那天幕中的后世君王如何?”

刘彻身边,正赫然坐着一位身材矫健、面如朗星的少年将军。

听到刘彻的话,他起身拱手道。

“陛下,以臣之见,这后世君主不过是一个不思进取、只知享乐的无能之辈。”

霍去病对南宋君臣在外敌面前,丝毫不做抵抗迁都逃跑的事很为不齿。

他认定的君王,应当有着开疆拓土的雄才大略,少在面对外敌时,要有着凝聚民心、共抗外敌的决心。

而不是轻易就放弃了北方的大片土地,南迁以求偏安。

刘彻闻言微微点头,接着又问道。

“那如果是你,会如何做。”

霍去病毫不犹豫的说道。

“若是匈奴胆敢侵犯我大汉领土,那末将当然是马踏王庭、刻石燕然,扬我大汉之威!”

刘彻闻言畅快大笑。

“好!这才是朕认定的少年将军,我大汉的擎天玉柱。”

汉帝国与匈奴的恩怨,自高祖白登山之围开始,一直绵延至今。

这百年间,汉帝国靠着和亲策略与匈奴达成表面上的和解,但双方私下都清楚,汉帝国和匈奴必有一战。

如今汉帝国经过了文景之治,国力空前强盛,正是对外用兵、一雪前耻之时。

对汉武帝而言,这个天幕的出现倒是恰到好处。

…………

天幕上画面变动。

南宋君臣的偏安,没有给他们带来多久的和平。

在他们于临安府内纵情享乐,以为依靠着长江天险从此可以高枕无忧时。

蒙古国的军队正在北方秣马厉兵,虎视眈眈的看着南方的领土,随时准备将弯刀砍到他们的脖颈。

[公元1273年,襄阳城破,南宋赖以生存的长江防线出现巨大缺口,蒙古大军趁势南下。]

[随之而来的一系列的连锁反应,鄂州、州河、江州等各地守将纷纷投降,保护了南宋十八年的长江防线就此沦陷。]

[德祐元年,得知了蒙古大军的攻势后,宋廷紧急向天下豪杰发出了勤王号令。]

[当时已经39岁的文天祥,在得到朝廷的勤王号令后,毅然散尽家财充作军饷。]

[他将年迈的母亲和家人送往弟弟住处赡养,自身则是带着四方募集而来的一万义士,踏上了前往临安府的道路。]

…………

宋朝太平兴国位面。

“耻辱啊,真是耻辱啊!”

看着状似癫狂的赵光义,太子赵元佐知道,父亲是真的怒了。

因为赵光义怎么也没想到,他的子孙后代竟然是如此不堪一击。

须知王业不偏安,这天下自古以来都没有过划江而治的皇帝。

岂不闻三国时期的东吴,一样依靠着长江天险,做着当大魏吴王的美梦。

但是在蜀汉被灭后,西晋司马炎率领十万大军,水陆并进。

一路上势如破竹,攻入吴国首都建业,东吴就此国灭。

他不惜弑杀兄长为自己子孙争来的江山社稷,竟然被后世君王说丢就丢掉了,难道自己夺取皇位本来就是个错误?

想到此处,赵光义双目充血、呼吸急促,眼看着就要昏过去。

危急时刻,还是赵元佐出声安慰道。

“父亲,现在形势虽然危急,但文天祥的勤王兵马已经赶到京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第一章 奇葩的面试发布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