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第八十四章 狂印假钞互扰经济 滥杀行员打金融战 (2/3)

印制法币的全部秘密。日军派出汉奸在国统区以假币收购土特产、山货、药材、土布等物资,使国统区经济蒙受巨大的损失。同时,军统也派员在沦陷区用假币大量购买各类物资。据我所知,中储券每一千元中,至少有一元是重庆印刷的。”

席懋公接过话头,说:“现在,中储券的大量发行,加上假币大量流入,造成了通货膨胀爆发,物价成倍地上涨。自日军进占上海以来,工人生活消费指数三年之间上升了四点七倍,而工资却增长却不足一倍;如此以往,工人、平民百姓何以为生呢?如果,资方若把工资增加四倍,那就是自寻死路!”

荣敬斋接过话头,说:“不客气地说,当今南京政府的政策招招都是致命的。首先是币制混乱使得商品难以流通,卖出产品收到的货款倒有二三成是假币。也就是说,厂商用真金白银买来原材料,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生产出来的产品,只能收回七八成的货款,厂商还得挖自家的腰包再去买进原材料维持生产,这种赔本生意能维持多久呢!”

“眼门前最要命的还是统购统销政策,成了绞杀华商公司的绞索。官府规定:生产的棉纱和棉布由政府统一收购不能私下交易,这里的花样经多了去了。首先是收购的价格低于市场价格,其次是付款成了长期无息贷款,厂商要等半年、甚至要二至三年才能收回全额货款。物价在不停地涨,几年后收回的钱,还能不能够原材料的本钱,那是明摆着的账目!众多的中小公司因无法承担巨大的经济压力而相继破产。那些底子较厚的工厂,也因上下游供应商和客户的消失,而无法正常生产经营。这都成了连环套了,实业界的前景堪忧,难以为继呢!”周天瑞愤慨地说。

“上海滩的棉纺业已是一片狼藉,开工生产就亏损,关厂歇业还能活下去。你要想歇业却与性命攸关。南京政府抓了个关门歇业的老板,按了个扰乱经济罪,弄到了宪兵队里没几个时辰就打死在牢里了,工厂归了军方。”粤系纱厂老板郭顺说。

“什么统购统销,分明是统统报销么!”朱宝根愤慨地说。

“日本的战时经济政策就是以被占领国的资源来支撑本国的经济,其金属及其制品的六成以上出自东北,所用的煤炭全都来自抚顺,日本兵穿的衣物所用棉花九成以上来自中国;甚至日本的舰队多是用中国的钢铁建造的;政府发行的中储券,就是给日军购买物资使用的。这还不算被运到日本去的三万余件罕世稀缺的珍贵文物。”潘景瑜说。

“你咋能晓得那么清楚么?想必又是舅姥爷告知于你的!”郭顺说。

“那是!潘老板的舅姥爷,上海滩的工商界谁人不知,无人不晓呢!”

同仁们打个哈哈调侃潘景瑜,顿时缓解了会议紧张的气氛。

“南京政府考虑要控制中国经济,就必须把四大银行赶出上海,法币就不再成为国家的主要流通货币,外汇市场也将被南京政府所控制。而且,东南数省也将被成为南京政府的主要税源地。重庆政府的经济会因失去上海这个金融集散地而分崩离析。因此,南京政府决定采取釜底抽薪的手法,把四大银行赶出上海去。”袁卿宸说。

“呵呵,呵呵。老蒋岂能看不清南京政府的真实意图呢,马上就会启用潜伏在上海的军统人员,对中央储备银行职员实施恐吓手段,力阻中储券的发行。”

“各位今天不是来谈山海经的。说了半天,也没有什么结果。我还有一大堆事情要处置呢,就先告辞了。”席懋公说着站起身来。

“懋公且慢。南京政府有公告:随后百姓纳税、汇兑及公私往来,一律行使用中储券。如有意存破坏、拒绝收受等情事,一经发现,定当依法惩处,不稍宽待。”

“哦,我晓得了。那就是要以武力强行推动中储券的流通,不然的话就要杀人了!”席懋公说着,就起身离开了会议室。

华商们对袁卿宸冷眼以对,纷纷起身离去。周天瑞当即以身体有恙需静养为借口,提出辞去了商统会的会董和机器行会理事长的虚职。袁卿宸虚情假意地挽留一番,见周天瑞去意已决,便顺水推舟地让闻澜庭接任机器行业会的理事长。

周天瑞下令恒昌公司拒收军票、中储券及杂七杂八的货币,只收四大银行的票汇和法币。上海滩的华商们也达成了共识,都拒收中储券,只收法币。法不治众,南京政府也不能把实业家们都抓去坐牢。南京政府的官员们见软的手段达不到目的,就采用了强硬的手段。周佛海指使李士群携七十六号行动大队的人马,带着大量的中储券来到四大银行的营业厅,用手枪顶着银行职员们的头,强迫他们按中储行规定的汇率:以中储券五十元兑换法币一百元。李士群的这一招术使得银行的职员无法抵抗,唯有顺从一条路可走。李士群以同样的方法到大的商铺、公司、交易场所去逼着人们用中储券结算付账。商户们无法与枪弹相抗争,只得使用中储券来结算货款。

李士群把七十六号的人马都派出去,并雇佣了一批流氓、无赖沿着繁华的马路街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发布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