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
之后,士兵们研究出用狙击手袭击藤甲僵尸后背死穴的方法。
然而,射击技能勉强可以达到精度要求的士兵只有三人,还有一名幸存的鄂温克猎人。
大家把希望寄托在这四人身上。
对应,大家为配合狙击手演练了一些局部战术。
战术编演很容易,实现起来十分困难。
受攻击后,僵尸迅速识别狙击手位置,整队藤甲僵尸会迅速转身,集体向狙击手隐藏地点冲锋。
人们曾经试探过两名狙击手在相反方向配合的战术。
但有效了两次,藤甲僵尸数量较多,受袭击后有序分裂为两队,分别向两名狙击手藏身地点冲击,依然形成足够威胁。
于是,狙击手没有选择,只能从藏身地点出逃。
反复几次后,僵尸们熟悉了几名狙击手的气味及习惯藏身地点,形成有效围攻。
幸亏,有人类突击队及时策应,几次从藤甲僵尸包围圈救出狙击手。
虽然,狙击手没人身伤亡,但突击队员有所牺牲。
指挥部评估了狙击战术效果,认为杀伤藤甲僵尸数量有限,付出代价过高,只能搁置,留作备用。
然而,恐怖的是,每当这几名狙击手在石墙附近值守,会吸引成群僵尸进攻。
不得已,指挥部把几名狙击手安排在距离石墙100米以上的二线防御位置,才不再引起僵尸复仇性攻击。
惊愕之余,指挥部开始试验、统计不同人对僵尸的“吸引力”。
统计一周后,有了结果。
其中,职业士兵中,泰勒中尉竟然可以独自吸引400-600僵尸;
斯丹德上士、琼斯中士、瓦西里中士、尤里中士、亚历克赛中士与四名狙击手吸引僵尸数量级类似,在200-300左右;
许多突击队领导者,普通职业士兵及民团小队长级别单独吸引僵尸150-200左右;
只要参与过物理抗击,部族首领都可以吸引100-300左右僵尸。
在僵尸眼中,没有动手击杀僵尸的部族首领与普通民团卫士没差异。
于是,指挥部所有人类同时陷入沉默。
每个人都在掂量这张“僵尸通缉令”列表中自己的“份量”。
经反思、分析,咨询了静玄的经验,大家得出不完整结论,
“僵尸个体虽然不具备大脑,或者,僵尸不用大脑来思维,但僵尸整体智力不可小觑。
由于僵尸拥有敏锐嗅觉及听觉,所以僵尸依然对人类抵抗阵线关键人物明确识别。
只要出手亲自消灭过僵尸,僵尸竟然全部‘记录在账本上’!
其中,人类指挥官和特殊技能者被评估、判断,并列入‘僵尸通缉令’,特别针对。
显然,战略上,僵尸行为对所有防御者都形成巨大威胁。
每次争斗结束,人类开会研究对策同时,僵尸也根据经验教训生成了下一步对策。
于是,对策在对抗中螺旋形式交错升级。
在战场上,没有一条计划是‘包治百病’的。”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