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第13章 冲破牢笼;13.17 对抗升级 (1/3)

13.17对抗升级

从2026年1月起,许多身材强壮的妇女也加入突击队,坚持反击僵尸。

10岁以上儿童及老年男性都被动员起来,排成队,从山上向围墙传递石块。

僵尸则不定时组织大规模进攻。

围墙被突破次数越来越多,都是卫士们冒着巨大牺牲把僵尸驱逐走才夺回控制权。

有人建议,向更上方地区迁移,指挥部评估了地势后,认为,

“如果石墙失守,上方地势较平缓,不适于建立持久防御。

石块堆砌成的围墙,是人类最后一道防线,必须死守。”

针对人类最后一道防线,僵尸尝试过声东击西战术。

僵尸先从山体北侧佯攻,待人类防御力量集中到北侧石墙后,主力部队从山体南侧大举进攻。

约3000僵尸向山南侧石墙冲过来。

幸亏,有几百名妇女卫士以及几百名后备力量支援,人类勉强抵挡住僵尸进攻。

危急中,点燃了事先准备好的浸泡菜籽油的滚木,从工事释放,临时延迟僵尸攻势。

山体东西两侧防御的卫士紧急支援,才勉强阻挡了僵尸潮水。

等到人类主力抽调到山体南侧时,山南侧僵尸后退,在石墙外吸引防守方注意力,山北侧则演变成主攻。

大约2800僵尸从森林冲出,进攻防御薄弱的一段低矮瀑布。

紧急中,湖畔部族俄罗斯首领下令,掘开扩展湖面的泄洪堤,大量湖水涌出,将200名陷入围困身处险境的卫士和1000余僵尸冲出几百米。

之后,几个部族联合训练的骑兵赶到,在泥水中砍杀僵尸。

战斗持续了12小时。

虽然石墙控制权被夺回,人类卫士包括骑兵伤亡惨重,僵尸也付出较大代价。

之后几天,僵尸活动频率明显减少。

但是,人们看到,从四周森林中向布达拉山走来约1000增员僵尸。

“每经历一场战斗,人类的防御力量或多或少受到削弱。

然而,远方森林中,似乎有源源不断僵尸,这些增员,30个小时后就会抵达。

僵尸伤亡,总数目却不降低,始终保持7000只左右规模围困布达拉山。

按这种趋势消耗下去,总有一天人类防线会崩溃。”

苗晓琳对各种消息已经麻木。

因为,大家早已无处可逃,再坏的消息,也不会使局势更糟糕。

相反,苗晓琳担心流传各种“好消息”。

一旦好消息落空,反而会极大伤害人们情绪。

尤其在生死攸关的危机时刻,人们心理格外脆弱。

指挥部专门逮捕了几名造谣者,施以鞭刑,警告所有人,“不许造谣生事。”

之后,以泰勒中尉和斯丹德上士为首的专业士兵开始研究许多攻击僵尸的“奇招”。

指挥部中部族首领则反对专业士兵冒险,担心弄巧成拙。

但,大家似乎都很清醒,

“随着防御局势恶化,似乎,常规手段已经起不到效果了。”

于是,专业士兵开始抛开部族首领,私下研究“出奇制胜捷径”。

当苗晓琳得知专业士兵行动后,也禁不住开始担心,

“这是黔驴技穷表现。

士兵内心绝望后,不再相信常规战术有效,于是,尝试投机取巧。

然而,在人数有限的布达拉山,除了这些士兵外,根本没有战术大师可以提供指导。

所以,投机取巧的实质,就是把赌注押在极小概率‘奇迹’上。

一旦,‘奇迹’没有按预期发生,那么,意味着从物理、体力到心理上全面崩溃。

真不知,人类能否度过这次极夜。

曾经,盼望重逢两个儿子;盼望再次见到蓝天白云和明媚太阳;奢望在看到太阳之前重逢儿子们。

然而,现实残酷。

度过这次极夜,似乎都已经变得不可能……。”

迷茫中,泰勒中尉专门来心理咨询。

针对局势压力,苗晓琳讲,

“战略战术需要基于实际局势合理规划,不能脱离现实。

不过,经过许多人艰苦卓绝努力,大家已经比最悲观观点多存活两个多月了。

我代表居民感谢你们的付出。”

泰勒中尉苦笑,

“我们抗争,也是处于被迫。

大家在一条船上,只能同舟共济。

感谢你上一次给我的指点,谢廖沙少尉的弟弟瓦西里中士带头处决了美籍士兵,我没有惩罚他,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第一章 奇葩的面试发布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