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045 黄子澄殿上发难,锦衣卫提拿凤阳勋贵! (1/2)

“吴王殿下到!”

奉天殿中,殿前大太监高声唱诺。

朱允熥身穿青色衮龙袍,大步走上金銮殿,坐于龙榻之上。

以冷峻中透着嘲弄的目光,俯瞰殿下群臣。

与他一同来到殿上的,还有锦衣卫指挥史纪纲,以及五十名锦衣卫。

此时,众锦衣卫分列殿下两侧。

“臣等拜见吴王殿下!”

满朝文武百官,在片刻惊慌后,向朱允熥跪拜行礼。

“平身。”

朱允熥淡淡说道。

众臣跪谢起身,依文武官职分列两班。

也许是锦衣卫到场,今日的朝堂分外安静。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殿前太监依照流程唱喏。

在朱元璋当政的时候,是没有这个流程的。

那时候无论是早朝,还是午朝,往往持续两三个时辰。

大小国事,都在殿上拿出来讨论。

临到朱允熥监国,感觉这种做法效率太差,跟后世开会似的。

什么事都拿出来讲,具体解决的没几件。

所以他规定,只有需要各部协同,或者存在争议,以及涉及大明安危的重大事件,才能在朝上商议。

其余国事,一律以奏折的形式呈上。

待他看过奏折后,召见相关大臣,单独处理。

这一个改变,就将早朝的时间缩短到一个时辰内。

而且,取消了午朝。

百官下朝后有更多的时间,去做本职工作;大小国事,并没有因为早朝的时间缩短和午朝的取消,而有所延误。

朱允熥这一手,顿时让不少对他监国存在疑虑的大臣,改变了看法。

“吴王殿下!”

殿前太监的话音方落,黄子澄第一个站出来,大声道:“臣有事奏。”

“臣请吴王殿下看看殿外!”

黄子澄现在的官职不过是正六品的翰林侍读。

但他是朱允炆的伴读,在翰林院很有地位。

而翰林院属于清流,在朝堂中往往充当御史的角色,职低位尊,有很大的话语权。

朱允熥对于黄子澄第一个跳出来发难,毫不惊讶。

这人对朱允炆是死忠,但脑子有点蠢,做些蠢事再正常不过。

吉安侯陆仲亨等人跪在奉天殿外,那么一大片,朱允熥岂能不知?

满朝文武都没有站出来做出头鸟,这黄子澄倒是急不可耐地把事情往身上揽。

“黄翰林,殿外怎么了?”

朱允熥冷笑,故意问道。

黄子澄把心一横,高声道:“吴王殿下,吉安侯、延安侯、平凉侯等武将勋臣三十余人,此时尽皆赤身跪在殿外,请求觐见陛下。”

“哦,有这等事?”

朱允熥轻描淡写地道:“陛下正在后宫静养,哪里会见他们?来人,把吉安侯等人请进来,本王来问问,他们求见陛下所为何事。”

朱允熥话音方落,早就等候在一边的五十名锦衣卫顿时鱼贯而出。

……

片刻后,就听到外面传来此起彼伏的惨叫。

满朝文武不禁人人侧目。

一些武将,包括宋国公冯胜、颍国公傅友德、长兴侯耿炳文在内,都皱起眉头。

外面发生了什么,众人自然能猜到。

定然是锦衣卫在殴打赤身下跪的凤阳勋贵们。

那些人可都是与国有功的将才勋臣,锦衣卫凭什么殴打他们?

朝上的淮西武将们,颇有些物伤其类,对指使锦衣卫的朱允熥,心生不满。

其中一些武将,甚至决定,一会要站出来帮吉安侯等人说话。

而大多数文臣和翰林院众人,都是站在朱允炆殿下一边的。

自然早就决定,趁着吉安侯等凤阳勋贵逼宫的时候,站出来发难,最好闹到陛下那里,逼吴王下台!

很快,锦衣卫带着凤阳勋贵们,回到殿上。

吉安侯陆仲亨、南雄侯赵庸等人身强力大,每人被两名锦衣卫押着入殿;其余身量、力气一般的,被一名锦衣卫拖着进殿。

还有那身材干瘦或矮小的,则两个人被一名锦衣卫提着,丢到殿中。

三十几名凤阳勋贵,全都赤着上身,鼻青脸肿的,在地上哀嚎。

锦衣卫下手不轻。

很多大臣已经看不过眼。

吉安侯陆仲亨挣脱身后两名锦衣卫的钳制,跪着昂首道:“吴王殿下,你如此对待我等淮西勋臣,未免太过分了!”

陆仲亨也是个奸诈之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第一章 奇葩的面试发布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