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早朝。
朱允熥一身青色衮龙袍,坐在金殿之上。
“诸位臣工,皇爷爷还在静养,这段日子还是由本王监国。”
朱允熥淡笑说道。
御阶之下。
无论是詹徽、茹瑺等六部官员,还是冯胜、傅友德等武将勋臣,以及支持朱允炆的刘三吾、黄子澄等候翰林士人,对朱允熥的话都嗤之以鼻。
陛下不是偶感风寒吗?
怎么养了一个月还不见好?
借口,都是借口!
分明是给吴王殿下继续监国找理由!
陛下看来是准备继续在幕后,观察朝局动态,不知有何深远布局。
吾等,当仔细小心啊!
文武百官,大多都在心中告诫自己。
现在还没人怀疑,吴王朱允熥竟囚禁了洪武帝朱元璋。
主要是朱允熥一个失祜皇孙,深居禁内,无权无人,实力上不可能囚禁皇帝!
“今日,有三道旨意颁布,群臣听旨!”
这些日子,朱允熥主持早朝十分干练。
有事宣旨,无事退朝。
所以早朝的时长,从朱元璋时期的两、三个时辰,一下子缩短为半个时辰。
文武百官都感觉轻松不少,渐渐适应了朱允熥的节奏。
一旁的殿前太监,从侍从捧着的锦盒中取出第一份圣旨。
打开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前些日子,吴王派左佥都御史张居正暗查凤阳府,查出……
……凤阳知府赵士诚、知县黎元克日问斩,夷三族;凤阳府其余各州县主官,凡涉案者,一律处死!余者依法判刑。
钦此!”
这道圣旨颁下,朝中百官顿时小声议论起来。
凤阳府税赋贪腐的案子,在一个月前,吴王殿下刚刚监国时,陛下就曾下旨要吴王督办此案。
当时旨意说是派监察御史连楹、董镛,前往凤阳彻查。
想不到吴王殿下竟然暗中派了一名能吏,叫做张居正的,也不知何许人物,竟然在凤阳查出了通天大案。
把知府赵士诚都给下狱了!
吴王,别看平日里声名不显。
一朝登临监国大位,显露头角了啊!
但凡消息灵通一点的朝臣,都已经知道,最近凤阳府的变化。
也都猜测,赵士诚等凤阳地方官员,要倒大霉了!
现在圣旨下来,果然是朱皇帝的风格。
对贪腐官员,零容忍!
赵士诚、黎元,竟被夷三族。
可怕!
朝中群臣无论良奸,一时都有些心惊胆寒,说话都不敢大声。
朱允熥坐在金銮殿上,俯瞰阶下群臣表现,暗自满意。
震慑群臣,把众人的心神都放在前朝,放在大案和改革上。
便没有人吃多了撑的,去想老朱一月不上朝,也不召人入宫问话,是不是宫内出问题了。
朱允熥要折服老朱,让其心服口服地禅位让贤,还需要不短的时间。
最好不要起兵戈,搅的天下大乱。
他故意让群臣议论了片刻,方淡声道:“此案乃陛下钦点,诸位臣工若对赵士诚等官员的处置无异议,刑部这边便下文书到凤阳,督促张居正执行吧。”
陛下钦定的罪罚,群臣谁敢有异议?
百官齐声道:“臣等无异议。”
“嗯。”
朱允熥微微点头,示意殿前大太监宣读第二道圣旨。
殿前太监从锦盒中取出第二份圣旨,展开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吉安侯陆仲亨、延安后唐胜宗、平凉侯费聚……”
御阶下,被点到名字的陆仲亨、唐胜宗等武将公侯,身形都不由微微颤抖。
圣旨中斥责他们兼并民田,这都是事实!
而且侵占的民田还真不少!
依《大明律》,可谓罪大恶极,不赦之罪!
联想到第一道圣旨,对赵士诚、黎元两人夷三族的惩处,陆仲亨等人岂能不怕?
当听到“只是要求无偿退还百姓田产,且并无其他惩罚”时,陆仲亨、唐胜宗、费聚等凤阳公侯,都松了一口气。
陛下,还是顾念旧情的。
不,朱重八哪里会念旧情!
他只是担心事情闹大了,不好收场。
毕竟,他们是陛下的凤阳老乡,是跟着陛下一起打天下的。
这大明,至少有一半,是他们凤阳勋贵打下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