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穿着破破烂烂,只有一条手臂的老者,牵着刚刚学会行走的孩童,来到李恪的身边,二话不说,直接跪倒在地。
李恪见此,赶忙上前,欲要将老人扶起。
但老人却死活不起来。
老人用力的拽着李恪的袖子,好似抱着一丝求生的欲望,怎么也不愿意松开。
老人慢慢地抬头,李恪看到了他一头乱糟糟的银发,满脸皱纹,一双苍老的眸子里满是沧桑!
老人说道:“王爷,我曾经是隋朝的一名老将,在和突厥的战斗中,我的手臂被斩了。我的独子在唐朝时跟随军队一起征战蛮子,在战斗中牺牲了,只留下了这个孙儿,爷孙两个相依为命。”
“我们的家园都被那些突厥人毁了。我已经做好了赴死的准备,可我孙儿这么小,我不能就这么死了啊,所以我决定,等我的孙子成年后,就让他参军,然后猎杀那些突厥人,报仇雪恨!”
“还请王爷能镇守幽州,保护幽州的子民!”
说到这里,老人已经用尽了全身的力量。
李恪也清楚,幽州是边陲地,常年战乱不断,民不聊生。
但他从来没有想过,幽州的人会有这样的苦难!
可以说,是幽州的子民用自己的生命,抵挡住了突厥人的攻击,为的就是大唐的和平!
幽州的子民,可怜啊!
这个老人说的并不代表他自己,而是整个幽州无数子民的心声!
幽州的子民用他们的鲜血和生命,筑起了一堵坚不可摧的长城,为的就是守护家园!
“还望王爷镇守幽州,保护我们啊!”
“我们幽州子民和突厥之间的仇恨已经到了无法化解的地步!家国之仇,不共戴天!”
幽州人民的赤诚之心,让李恪很动容。
“起来吧!我李恪没有立下半寸功劳,何德何能受您这一拜。但是我李恪向你们保证,绝对不会丢下你们任何一个人,直到将这些突厥人赶出大唐,赶出幽州!”
众民听了李恪的保证,这才一个个起身:“王爷的恩德,幽州黎民会永远铭记!得子如此,皇上万福啊!”
——
长安城。
奉了李恪的命令,燕十三马不停蹄地赶,三匹骏马都被他累死了。
等到了长安,已经是第二日日。
“速速开门!八百里加急,幽州急报!速速禀报皇上!!”
幽州那边总算是有了一个好消息。
很快,长安就炸开了锅。
长安城里的人们都知道,大唐三皇子李恪不顾危险,亲自去到了幽州这个龙潭虎穴的地方。
蜀王李恪之名,长安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所有人都在为他祈祷。
人群自动让开一条路,让燕十三在长安大道上畅通无阻。
自报家门后,燕十三顺利的被迎入了内殿。
李二正与众臣商议着对付突厥的计划。
就在这个时候,突然听见外面有人喊了一句:“幽州大胜!反贼罗艺,已被诛杀!!”
朝上的文武百官都是一脸懵逼。
“罗艺被诛杀了?怎么回事?”
“罗艺在幽州也算是一方霸主,什么人能在幽州把罗艺给宰了?”
“会不会是皇上的后招?肯定是了!”
“想不到,皇上的口风竟然如此紧,我竟然没有听到一丁点的消息。”
众臣都觉得,这一切都是李二的完美计策。
然而,他们却不知,李二也是一脸懵逼。
李二整个人都傻了:“罗艺被诛杀了?就算是我,也没能做到这一点。”
李二一低下头,就发现大臣们都用一种奇怪的目光看着他。
怎么看这些人的眼神,好像诛杀罗艺这等大事,是他干的一样。
我也想啊!
但是如果他能做到,他也不至于将他的儿子李恪给派去幽州了!
李二自然不会将心中所想说出口。
长孙无忌也同样认为是李二的高明计策,于是他第一个上前,开口说道:“皇上果然厉害,竟然瞒着我们将罗艺的事给处理掉了。皇上有这样高明缜密的计划,还能这么谦逊低调,是我大唐的福气!”
李二一脸黑线:若真的是我干的还好,但问题在于,这件事与我无关!你现在夸我,等下我该怎么解释?
然而,长孙无忌似乎毫无所觉,依旧在对李二溜须拍马。
长孙无忌越是奉承,李二就越觉得不舒服。
到了后来,李二实在忍不住了,挥了挥手,制止了长孙无忌。
搞的长孙无忌一头黑线:今日皇上是咋了?我刚才说得那么好,你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