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第三十一章:就这样成了万元户 (1/2)

第二天,我早早起床准备去寺庙练功,看到家里是堆满了货,我知道是我爸妈昨晚进货回来了,只是我睡觉一般都是睡眠很深,怎么吵都吵不醒的那种。

庙里练功回家,这冬天来了后,我起床都是我们家里最早的了,每天都是打着手电筒去庙里的,因为那时候天还没有大亮。

只能说我爸妈也是放心我一个小孩子上山,不过也正常,就在村里,也不怕我出什么事情。

回家以后他们正在吃饭。

“爸、妈,你们昨晚什么时候回来的?”

“十点多十一点了吧。”我爸回道。

“吴奇、吴科,你们快吃完去学校了,免得迟到了。”我奶奶说道。

一般我回来以后就会拿书包去上学了的,这时间也是算的很准的,到学校的时候也差不多上课了,所以我奶奶看我回来了就要我表哥他们吃快一点了,我们仨都是一起去学校的。

我爸妈吃过饭以后也要去赶集,进了那么多货,当然是想早点卖完回本的,他们也是第一次一次性就拿了五千多的货回来,心里还是有压力的。

就这样,我每天事情就是庙里练功、上学、吃饭,周末就和大家伙到处跑,我爸妈他们就是赶集赶集赶集,日子一天天的过去,天气也是越来越冷的,看这样子第一场雪也快要下了的,而天气越来越冷,我爸妈他们的生意就越来越好的,越冷的天气买桌罩的人就越多,而只要村里有人买了桌罩用过以后,其他人也就会很轻易的知道桌罩的好处而来购买。

“岁阿嫂,你家的桌罩在哪里卖的?”

“我在胜利赶集的时候有摆摊的那里有的买的,怎么样?是不是烤火很暖和。”

“嗯嗯,罩着这个,火气都跑不掉,不像我家烧着火,火气全部跑光了。”

“是的,我家那口子也说我这个买的好,村里来我家的都问我这个哪里卖的?”

“改天去胜利赶集我也去买一个回来罩着,这样冬天在家烤火也舒服好多。”

这样的对话在附近的村镇到处都有,没有买桌罩的在买过的人家里试过桌罩的好以后都想着等着开集就去买一个回家,而村里是藏不住秘密的,更何况是桌罩这种东西,买到的还要炫耀一下,让人来夸夸自己眼光好,买到好东西了。这能说明什么呢?这就说明桌罩这个东西在这些村镇火了,更何况这确实是烤火神器,家庭必备的。

我爸妈他们每天都忙的很的,我姑姑都来给他们帮忙了,而我爸和我姑父都叫人去怀化补过一次货了,这次还是一千套桌罩。

我们县城是人口大县,整个县的人口应该是超过一百万的,我记得在我初中的时候,也就是02年那时候县里的马路上都会挂着横条“新化县120万人民欢迎您”。

六七年以后120万,现在95年人口超过一百万那是很正常的,以五口一家来算,也就是有20万户,理论上我们县城就可以卖20万套桌罩,当然这个不是家家户户愿意买,但是整个县城卖它个10万套应该没有问题。

这还只是我们一个县城,如果市场在扩大一点又会怎么样?

只能说一句想多了,一个县城的市场都占不下来的,我家也就是有着一个先发优势,慢慢的集市上就会有人开始卖桌罩了,就算每人卖,凭我爸妈也不可能占有这个市场。

“嫂子,现在集市上买桌罩的越来越多了。”

这天我姑姑他们回家吃饭的时候在饭桌上说道。

“是啊!前几天又进了一千套桌罩,现在慢慢这么多人卖了,我们就不那么好卖了。”我妈也感慨道。

“还有以前挣的也多,现在一个他们把价格往下卖,挣的也少了,手上还有这么多货要卖出去。”我妈又抱怨了一句。

额额,看着他们一个个愁眉苦脸的,吃饭都不香了的样子,这个事情应该不难解决的,现在大家来桌罩应该也就是在经常去赶集的那五个集市,我们县城这么大,河西太远去不了,河东这一块还有很多地方可以去卖的啊!

“去其它地方卖就行了的啊!”我说了句。

“这个桌罩才出来没有多久,你们赶集的地已经有人在卖了,那就去其它地方卖,去县城卖,还能价格卖高点的。”

“礼仔,你说的有道理。”我妈赞同道。又说道:

“孙书财,明天你就和老伍坐车去县城卖怎么样?”

老伍就是我姑父,我爸妈都这样叫他的,我姑父在他家兄弟中排行第五,就叫老伍了。

“可以啊!那明天老伍你就和我去卖桌罩,也别卖酒了。”

“老爸,姑父,你们可以分开卖,一个在东站那边,一个去西站那边。”

东站、西站就是我们县城的两个汽车站,一个是河东这边的车站集合点,一个是河西那边的车站集合点,都是人流量大的地方。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第一章 奇葩的面试发布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