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第二十三章 小军的心理堡垒 (2/2)

经是遇到资历比较老的了。若是个新人,我敢断定,别说开药了,可能当场就打发回去,让小军多吃吃多喝喝了。

我距离正式到工作岗位报到还有一周时间,在这期间,我会尽可能帮小军筹钱,这部分钱,如果可能,我会想办法帮他还上。这样一个发小,我不能不管。

我第二天一早就步行来到了新博家中,他比我早一天回来,本打算这两天也到我这里寻我聊聊的。我开门见山地向他借点钱,他被我突如其来的要求,弄的有些摸不到北。以为我家出了什么事,直到我把小军的情况,以及事情的来龙去脉和他解释了一遍后,反而被他诟病我如此见外,这种事情想要一个人承担,太不把他当好弟兄了。

既然都把话说开了,那么我们这一批一起退伍的老兵,就可以借这个机会,一起聚一聚,在部队里的时候,都忙着各自的训练,很少有聊天的机会,这次不如就一起熟络熟络感情。

新博很有效率地组织好了这次的局,地点就挑在了华山路上的一家被关了10年左右,最近刚刚恢复营业的茶馆店。里面环境还算可以,我们可以边喝茶边听书,边聊我们自己的事情。除了我见过几面的忠平和利戎以外,还来了个新面孔,是比我们早一年入伍的前辈,但是机缘巧合,和我们在同一年退伍的杨威。

我们几个里,利戎回来选择了到医院里当一名检查科室的操作师,因为他没有正经学过医,所以不能进入编制内,属于编外人员,但是在那个年代,混口饭吃是没什么问题。我和新博、忠平选择了在当时看上去比较有前途的国企,当时在国企内,就如同拿了铁饭碗一般,轻松而又稳定。而杨威,去了当时的街道里工作,虽然一开始也是编制外的,但是这属于下基层,又是退伍军人的身份,前进的道路比我们宽广许多。

渠道方面,我们问了问利戎的意见,我把空药瓶也给他看了看,他和我反应一样,什么“鬼画符”的药名,一个中文字都没有。但他作为华侨的舅舅最近要回国了,可以给他看看有没有办法买到。

杨威倒是给了我们一个思路,像小军这种情况,应该算得上是疑难杂症,甚至于属于罕见病,在区里是有相关帮困政策的,更何况小军父亲的情况,如果顺利的话,甚至可以被追认为烈士。对于烈士的遗孤,国家还会有相应的抚恤政策,这些都是可以去争取的。这些在国家的民政机关里是有依可循的。

这条消息,犹如久旱逢甘露一般,那就如同代表,小军有救了。

我这个急性子,恨不得立刻起身去操办起来,还好杨威立刻把我拉住了,“别急,别急,去之前我们还要做很多准备工作,至少,你要知道一下,今天街道不上班。明天你跟着我一起去。烈士追认和帮困申请我们一起问。”

我站起来,替小军和他失去的双亲,向杨威表示诚挚的感谢,一个鞠躬可能真的无法表达我此刻的感激之情。新博也站起来,以茶代酒,向我们的战友表示感谢。忠平坐在一边也没闲着,他提议,可以在战友之间组织一场募捐,捐多捐少在于个人心意,可以找到当地的“退伍军人联络办公室”里找联络员沟通一下,如果他那边可以,那么这场战友之间的互相帮助,就能顺水推舟的进行下去了。

曾经一直靠一己之力走到今天的我,第一次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原来这就是部队里一直说的“众志成城”。群策群力,勇度难关。

无论如何,我都要帮小军,把他那面已经崩塌的心理防线重新垒起来,让他对人生重新焕发出希望之光。

取消发布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