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第十三章 军区大比武 (2/2)

能储备更充分,不得不提高强度。同时在下午,给自己增加了一堂射击课,不同于以往的定点卧射。而是以近距离快速射击,提高快速调整持枪并打靶命中为目的的特训。

流汗一直是我最享受的一件事,满身湿透,脱下衣服的那一刻,内心倍感充实,这一刻让人感觉到心跳的节奏,明白自己确确实实还活着。

虽然自己有特定的加强课,但是部队的任务还是要交代的。

我们接到了为期一个月的老带新。我们这批老兵里要抽调一部分人去到新兵连,配合班长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和我们当年的确有些不一样,我们那时除了班长是老兵以外,只来过几个老兵现场演练的时候专项指导我们,而并没有我们这次这么长期的安排。

回到了当初锻炼的地方,时隔虽然才一年时间,却恍如隔世般。部队里一整年的洗礼,让当初略显稚嫩的我们,越发坚毅了。

我带班的小伙名字叫刘舒文,是个城市里出来的,和我当年一样,骨子里的确有一些傲气在。由于生活条件比较优越,对于军营中的规矩还是有些不怎么适应的。为人方面,在我看来还不是大问题,对人对事都还是客客气气,知道分寸拿捏。但过于膨大的自尊心,却可能成为一把双刃剑,既可以支持他自己走的更远,也可以在某些时刻,成为压垮他自己的最后一根稻草。

要强的性格,让他明明身体素质远还达不到我们的程度,却坚持在训练中,要我们以我们的训练强度来要求他。为了不打击到他的积极性,我们口头还是同意了这份请求,但是私下里,我和他的班长商量,还是降低强度,以适应训练为主,毕竟还是新兵连,大家心照不宣。

我因为来自炮兵连,因此我带队的全副武装训练,是携带肩扛式火箭筒。炮弹当然是不能随便配备的。

为期两天的野外训练,我们需要携带全部装备,翻越一座小土丘,当夜在山顶扎营,第二天返回。这样的训练其实在正式的训练生活中,比比皆是。即可以熟悉野战环境,也能学习到一些野外求生知识,以及作战技巧。

第一天的上坡,大家体能都非常充沛,我们便要求一路小跑,不准任何一人掉队。肩扛式火箭筒不同于普通步枪,其重心更靠后,不习惯的人在携带过程中,很难控制,反而会影响效率。

刘舒文的确是好强,我明显感觉他体力不支,满脸的汗珠,仍咬着牙一声不啃跟着队伍。我与他并排,时不时用语言鼓励他,争取不要掉队。背着后勤物资和无线电器械的士兵,到山顶前最后一小段坡段,也已经踉跄。刘舒文直接一屁股坐在了土堆上大口喘着粗气。我看着是又好笑又好气。笑是笑他狼狈的模样,气是气他不自量力。其实过度勉强自己,并不会激发自己的潜能,反而会拖累同伴,这个道理我相信他还没有理解。

安营扎寨,生活做饭。这帮小伙中还真有手艺不错的,在地上挖的小灶上也能做出不错的饭。我观察了一下,这批小伙似乎已经过了磨合阶段,彼此之间关系慎密,这真是令人欣慰的一件事。

次日返程,大伙应该仍然有些疲惫,外加下坡本身就比上坡危险,我们安排放慢了脚步。刘舒文没走多久就已经满脸虚汗,我感觉有些问题。没成想,我还没来得及和他搭话,他一个走神,脚底拌蒜,摔了出去,为了能两手撑地,将肩扛式火箭筒抛了出去。我见状不妙,两个跨步上去,用手捧住了武器,但是这玩意的重量可不像一把枪,我弯腰捧住后,要背一阵刺痛,顿时满额冷汗。抱着武器在地上翻滚了两圈,好在他们班长在下坡抵住了我,否则我可能一路就滚到底了。

大伙全围上来,关心我的伤势,我当时疼的说不出话,腰也没办法动,示意刘舒文把武器重新背好后,失去了知觉。

取消发布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