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在老师面前的露脸机会几乎没有。那么一整年下来,一个孩子从头至尾都没有父亲的形象出现,自然而然会让人觉得,我可能在他的生活中,是不存在的。而且儿子的性格本来就偏内向,估计也没在同学和老师面前提起过我。
看来儿子被说没有爸爸,也不是空穴来风了。我的确需要自我检讨一下。
而且,行动永远比思想重要,我必须要证明我的存在,听起来挺荒唐的,但是这确实是目前摆在面前的一个实际的问题。
第二天我就向单位领导提交了请假申请,下午我要提前回家,就为了能在儿子的同学和老师面前露个脸,证明他是有爸爸的。
这件事真的好离谱。
毕竟存在于这个社会里,你就不能仅仅是“你”,你要成为别人眼中的那个“你”,即使这个“你”并不让你自己满意和可以接受。
下午放学,我站在托儿所门口那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环顾四周,的确是祖辈偏多,年轻的几个也都是妈妈偏多,像我这样来接孩子的男性屈指可数。
为什么就一定要说我儿子没有爸爸呢?
不就,孩子们手牵手,由带班老师一串串地牵了出来,一个个认领孩子的家长。儿子明显是没有意识到今天我会出现在托儿所门口,还愣在那边找妈妈,焦急的小眼神着实可怜。老师待所有家长都认领完自己的孩子后,唯独剩下了我家儿子,就也站在那,试图在剩余的家长中找到英子的身影。
终于到了我出现的时间了。
我整了整衣服,大步上前,向老师打了个招呼,示意我是来接他的。
老师的眼神愣了一愣,对于我的出现不可思议,毕竟一年以来,第一次见到英子和我母亲以外的人来接他。将信将疑地问向我儿子:“你认识他吗?”
儿子看到我就站在面前,兴奋地脱口而出:“爸爸!”
说完就向我扑了过来,我一把把他搂在了怀里。向老师频频点头。老师见状也认可了并不是冒领孩子的人。
儿子一路开心的不得了,用他那还不成熟的语言系统向我讲述了今天在托儿所里经历的所有事情,连他自己上厕所几次几乎都讲的明明白白。我也一一回应,听到他讲到有进步的内容,还使劲夸他长大了,以后再接再厉。
回到家,我把今天这些事情一五一十的告诉了英子,她笑的合不拢嘴,甚至在那边说我三十多岁了还像个孩子一样,这种事情也要拼命争口气,本来就当个玩笑就是了。又不会因为老师随口的一句话,让儿子真的没有爸爸的。
我倒是不赞同她的想法,如果一直让孩子在那种颠倒黑白的舆论环境里成长,其实对他的心理健康是有比较严重的影响的。我们小时候,身边的人其实都比较忽略这方面的常识,导致很多人长大后,都有一些奇怪的变化,毕竟生理变化是眼睛看得见的,很容易发觉并矫正,而心理扭曲,则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大多数时候被大人们定义为脾气怪,不合群。
我很担心儿子的心理健康问题,所以即使只是一个小小的玩笑,也要努力去纠正。更何况他已经展现出偏内向的一面了。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