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第二十九章 友情至上 (2/2)

这么搬到了上海,在苏州河畔定居,在上海又生了老五和老六。这姑娘就是家中的老六,家里都喊她小六子,男孩就是她二哥的儿子。

她二哥在当时由号召上山下乡的时候,就主动申请去到XJ,据她说,是因为与父母之间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宁愿选择远走他乡也不愿意留在身边。后来在XJ的汉族聚居区与一名姑娘相爱,在当地结婚并诞下了一名男婴,也就是现在躺在病床上的这个孩子,取名“有才”。孩子在三岁前,一直在XJ成长,后因生活条件过于艰苦,被父母送到了上海,交由孩子的爷爷奶奶抚养。

每年农忙时节,家中行二的女儿在老家要帮着丈夫家一起收割农作物,在那阵子,他们家两个孩子缺少大人看管,老一辈不得不带着小有才回到江苏老家帮忙带孩子。但是,一个老人怎么管的住三个男孩子,偶然一天,老人稍有不注意,三个孩子在床上就打闹起来,小有才年纪最小,身体自然也最弱,被不小心从床上推了下来。也摔的不巧,小有才左手一撑,骨折了。

大人发现后,火急火燎地送到了村里的郎中那边,因为农村太落后,医疗水平都非常的差。当时就简单地用了两块夹板固定,两三个月后才发现,手臂固定的时候,把骨头接反了。整个左臂不能正常弯曲,若不再送到大医院进行手术,即将变成残疾人。小有才跟着奶奶回到了上海,带到了我和黄健中所在的华山医院。

医生看到这个情况,当机立断,必须手术,把长坏的骨头敲断,重新接骨。这一通折腾,真的是弄惨了这个才四五岁的孩子。变得郁郁寡欢,沉默寡言。

听完这些,我实在有些难以理解,农村那边的医疗水平可以如此的离谱。

随着时间慢慢地流动,我与这位姑娘也逐渐熟络起来。在她照顾小有才的过程中,也提供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在结束了所有检查和护理后,我与黄健中的父母一起到主治医生那办理转病房手续,因为黄健中无法依靠自己的力量生活,因此厂方为他安排了在医院的常规病房里常住,厂方会承担所有的治疗费用和护工费用。这也算是厂方能做的一切了,仁至义尽。

我无意中在医生的桌上,看到一份病例,上面病人的名字是小军的名字。我拉医生过来,小声询问者这个病患的特征,听下来果然是小军。医生表示他现在正在抢救室,如果要见的话,还是要等他出来为好,他是今天刚刚被所里送来的,一直不省人事。目前只能判断,从血液中验出的毒性样本与所里的档案样本一致。

又是那档子事,这次终于把自己也搞到承受不起的地步了吗?

突然医生的电话响起,电话那头声音很明显,抢救室的病人情况不好,希望医生赶紧过去看看。

医生挂下电话就,戴上口罩和手套就赶往了抢救室。我猜测一定是小军,于是紧跟医生的步伐来到了抢救室门外。医生推门而入,我本想跟进去,被门口的护士拦了下来,抢救室内正在抢救,无关人等必须在外面等候。

我焦急地站在原地,两眼直挺挺地盯着抢救室的大门,随时随刻等着医生出来,好上去询问情况。此时英子也走到了我身边,看我焦虑的申请,满头大汗,就没过问,静静地陪着我等待着。

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三个小时……

取消发布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