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第十七章 世外池塘 (1/2)

所居村落的西面,有一个很长稍宽的池塘横亘村后,据说是以前村民要是进山狩猎砍柴之类的,必须要经过这个池塘。

只是由于池塘很长的缘故,如果要进山,以前总是要绕道而行,久而久之,便有村民在池塘的中间地方横塘而建了一座小巧别致的木桥,贯穿东西,以便捷径。

只是,现今的国家政策已经不允许狩猎砍柴了,不过偶尔有人的进山植被耕作倒是不被排斥。但不管怎样,这样捷径的一座木桥,倒是沿用至今。

我离开之后,几乎是一路健步如飞,甚至飞奔而跑,由于是下山之路,地势呈下坡之势,所以一个小时之后,我并不多费劲地便飞掠到了那座木桥旁边。

已经有点面红耳赤地汗流浃背了,身疲力乏的我停了下来,“哼哧哼哧”地深呼吸了一会,才觉得微微又恢复了些精力。

这样的体能和精力,应该世人罕见了,就连我自己都觉得有点不可思议,甚至异想天开着可以参加什么赛跑类的比赛项目了。

池塘里的水,很清,澈可见底,由于平时仍是少有行人往回,所以池塘很静,木桥很幽。在村子对面桥头的池塘、木桥的两边,各有一张长形靠背木椅面村背山而设。

岸上四周的野杂之草,郁郁葱葱;环湖林立的高大松树,繁枝绿叶,颇有世外桃源之疑。

池塘(其实,也许应该称之为“湖”更为贴切。)里的水源,终是从南面的那条瀑布为源头,流经村中的涓涓水道细流,汇聚而成面积可观的这个池塘。

池塘里有鱼,好像是田鲫、泥鳅、河鳖、河虾之类的,我以前经常来过,只是也分不清,更是不知何时塘里起源生命。

木桥的两边,都有半腰高的护栏,一登上木桥,我便觉得周身拂来的山林之风中,除了清新气息之外,还给人一种隔离人群、回归自然的心感,如果心觉无瑕疵,那这里倒是一个很好的心憩之所。

不远处传来的各种拆迁机械忙碌的声音,让我莫名地感到了阵阵的心灵松驰。

一时心喜性起,走到木桥的正中央,也刚好位于池塘的中心,抚栏轻轻拂拍。

从这里左探首俯视池水,底下清清澈澈、一览无余,池里的大小鲫鱼、成群河虾,立时因为我的上半身在阳光照射下投映在水中的阴影而大吃一惊,顿时四分五散,或深潜塘底、或远离险境。

老谋深算的泥鳅更是深潜塘泥之中,而刚好偶尔经过桥下的一只大湖鳖,惊慌失措之下,临危不惧,半潜塘中,潜伏于一堆由岸上枯木枝条风卷沉入的满是枯枝败叶的天然隐身衣中,大摆八卦阵……

桥墩旁边的一堆草窝中,一双小巧锦衣的成年鸳鸯,侧首探出了不解好奇的目光,小心张望大胆对视了一会,便又缩回了头,嘴里呷呷地嚅动了几下,咽了几口鸭涎,左右舒适了下身子,便不再多管闲事了。

在不太远处的池塘岸边,一对雪白羽衣的红冠野鸭,正围领着几只刚出生不久的小鸭,悠哉游哉地划荡远去,才懒得多理呢。

几只在岸边觅食的大小、颜色不等的野鸟在红冠野鸭划荡过后,忙就心不甘地“啁啾”吵闹开了……

一只原本静静地呆立在岸边池塘中,注目盯视着池中已渐渐靠近的游鱼的白鹭,原以为可以美餐一顿的它,却因红冠野鸭的“不知好歹”,而弄得鱼散食飞,不由怒火中烧、歪头侧目、横眉以对……

雄性红冠野鸭生性狂野,身材壮大,谁怕谁啊?瞧这家伙嘴巴长长的,一定话很多!

正“嘎嘎”叫着扑腾着强有力的翅膀,准备飞扑上前“理论”时,却被心性谦和、能生会养的雌性红冠野鸭,连哄带骗,好不容易才劝离了方向……

另有一只黑褐色的鱼鹰(不知是否鸬鹚),在另一边的池塘中,正在“满头大汗”地追逐着池塘中近在眼前仓皇逃窜的鱼儿,似乎唾手可得却又运气不佳地时而上窜时而下潜,忙得昏天暗地、不亦乐乎……

两只灰褐色的松鼠,在木桥右边的一棵高大松树上,正巧目睹全景,不由好笑。

“吱”声欢叫,抖动着松软、毛茸茸的长尾巴,在树干枝条上互相追逐嬉闹着,时而倒挂枝条、松尾蠕动、小心翼翼;时而飞梭枝头、四平八稳、神采飞扬;时而竖趴树干、歪头斜脑、鼠目贼光……

此情此景,我不由得怔了怔,如果继续往前走,就是走过木桥而回到了村中,虽然我很想现在就回去善后拆迁房屋的事宜,但那样就会与此时的自然怡景美色背道而驰,我不想此刻难得的天景画面因我一人的不知好歹而迷失殆尽。

于是便慢慢地退回了桥头,转过了右边,来到了那张长形靠背木椅的跟前,虽然时值过夏近秋的近乎当午,但位于两棵高大榕树和榆树中间的这张长形靠背木椅,却因茂密枝叶的遮挡,而还是有着不少昨夜的露珠遗留在上面。

拂手刮扫了几下,把木椅上一边的露珠都扫落在地,待稍微风干了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第一章 奇葩的面试发布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