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攸会来信,其实是一件比较让林珣意外的事。
毕竟荀攸本来并不是董卓一派的人。
那是林珣破了美人计后,让他意识到汉室复兴无望,不如另做打算。
荀攸一番纠结后,这才入伙。
说是入伙,但其实林珣也只是把他扔到朝廷上去做官,帮林珣稳定朝廷罢了。
明面上大家一点关系也没有。
现在董卓死了,复兴大汉的梦又有望了,朝廷以长安为据点独立了。
荀攸跟着朝上各路官员一起复兴大汉才是自然合理的。
要是这种时候荀攸还对林珣死心塌地,林珣反而要感到奇怪。
现在的荀攸,应该巴不得和林珣割席才对。
林珣还准备打下长安后再敲打敲打荀攸,让他继续为自己干活呢。
怎么还会寄密信过来呢?
莫非朝廷也想拉拢我?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我可是董卓的孙女婿啊!
还是入赘的那种!
多想无益,林珣把密信拆开,里面的内容让林珣眼前一亮。
信里一共讲了三件事。
第一件,还真是让林珣站在朝廷这边的事。
当然,按荀攸的想法,朝廷肯定是不可能来拉拢林珣的。
但是林珣可以主动投靠朝廷啊!
你林珣不是想在关西刷完战功后,董卓退位,你来携天子之威横扫天下吗?
现在绝佳的机会就摆在你面前。
我荀攸不急着和你割席,你林珣应该赶紧趁机会和董家割席啊!
你来投靠朝廷,把董家旧势力都推了,甚至刺杀董卓的事你都可以宣称是自己干的。
到时候风头、名声、威望都一时无两啊!
天下还有谁功劳能比你林温侯大的?
嘶——
林珣倒吸一口凉气。
这荀攸玩政治真是一把好手啊。
这个方案林珣确实没有想到。
信上讲的第二件事,是朝廷内部对林珣的看法。
其实,朝廷其实也不是完全没有起招揽林珣的想法。
毕竟林珣在关西二万破九万的战报已经传过来了。
就算不愿意,朝廷上大大小小的官员也不得不承认,林珣带着这两万人,的确是一股可以左右局势的力量。
不过朝廷有点像关西军阀联盟那样,没有一个主心骨,所有事都要商量着来。
有的人以为林珣可以引为助力。
有的人和董贼誓不两立,董贼的孙女婿自然也是一样的。
总之现在也没个定论,荀攸的意思,是希望林珣尽快进入长安。
信上的第三件事,是荀攸提出,长安这场大乱下来,北方并州的白波贼或许会蠢蠢欲动,还请林珣多加注意。
林珣阅罢,还是准备问问手下人的意见。
不过这种高端话题就不用张辽等人参与了。
这次林珣没再问所有人的意见,而是只对着贾诩道:“文和,这是公达的来信,你可看看。”
信递给贾诩后,他又补充道:“我同公达……关系也不那么密切。”
言下之意,是荀攸或许现在已经是站在汉室的立场上考虑问题。
贾诩阅罢,也是沉思了一会儿,才道:“姑且不论荀内史是否有意诓骗温侯……”
“即使信上所言都是真的,此事也是好处与风险并存。”
“温侯若要入长安,无非是为了搏个好名声。”
“可朝中的水比西凉军中要深得多,每个人都想捞个好名声,甚至有大把的人,随时准备踩着温侯的头捞个好名声。”
“捞名声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
“还有就是……”
见贾诩卡住,林珣问道:“还有什么?”
贾诩才道:“以在下区区之职,评价温侯,恐有不妥。”
“不过诩此生已将温侯引为知己,那便口不遮拦了。”
“方才那两名骑士在时,温侯也不在乎政治形势,但问温侯夫人在何处,吾便知温侯行事随意从心,并不将许多人放在眼里。”
贾诩露出一点微笑道:“若是入长安,怕是要受那些老臣的气……”
“哈哈哈哈!!”林珣大笑。
“也是,要是碰上什么老臣眼高于顶,用鼻孔看我,我还不能揍他,可要把我气死。”
“此信倒也并非全无用处,不过暂且还是去郿城吧。”
“散会!”
……
两万大军一路开到郿城城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