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第五十九章 势在必行 (2/2)

八年之前的永昌太守曹鸾的事情么?

曹大人忠君爱国,上书为我们“党人”鸣冤,要求解除“党锢”。

结果却被皇帝陛下收捕处死,因此数年间,无人胆敢再提“解除党锢”。

本初,你说吧,我们该怎么办!八及之一的“刘表”说道。

各位,我如何不知此时是最好的时刻,黄巾之乱,宦官中出了叛徒,皇帝陛下对宦官的信任有所减少,但是,外戚何进却趁此机会攫取了大权。

如今洛阳城内羽林卫和城外数万驻军都被其掌管,有当年梁冀的权势。

我是怕贸然行动,反而引起了外戚的忌惮,导致外戚与宦官联手,针对我们啊!

众人都默然不语,前车之鉴,后事之师,那血淋淋的例子就在眼前。

此时,居然无一人再敢言语。

袁绍不紧不慢地说道:各位,“党锢”之祸是时候到结束的时候了。

士人们必须重新出来掌握局势。

是啊!对,早该这样了,众人们都一齐附和着袁绍所说的话。

我们众人应当团结一致,制定共同的目标,推举大家的领袖,借着这“黄巾之乱”的风,向皇帝陛下进言,彻底解除党禁,任用士人参与平定叛乱。

不但如此,还要求削减宦官的权势,积极响应各地刺史、太守对朝政的建议,趁着这次平定叛乱的机会,重新治理这个国家!

好!本初,说的好。

张藐接着说道:袁本初四世三公,身份尊贵,不避风险,始终和我们党人站在一起,不但如此,还出资为我们挡风遮雨,我看这个领袖,就应当由袁本初来担当!

袁绍谦虚道:不敢不敢,本初年幼无知,不敢担此大任。

张俭说道:本初兄,切莫推辞,天下党人从此当以你为首,还望本初兄不要再推辞。

众人也都一起附和,毕竟,如果不是袁绍积极为这些人提供庇佑,恐怕他们都难以活到现在。

见实在推辞不过,袁绍站了起来,饮下一杯酒,既然如此,袁绍承各位所托,必定承担大任,一定要尽快解除“党锢”还诸君一个清白之身!

好,众人也纷纷举起了眼前的酒杯,一饮而尽。

站在角落里的袁术,冷冷地看着袁绍,眼神中不由闪过一丝鄙夷的神色。

转过头,起身便下了楼。

尚书台。

那就这样决定了,太尉杨赐说道。

卢植率军攻打巨鹿,那里是张角的主力,皇甫嵩率军前往颍川迎战黄巾波才部,朱俊率军去南阳、汝南牵制南线黄巾军南线主力。

司徒袁隗随声附和,其他人也没有意见。

同时,尚书台已经下发给各地刺史、太守、封国要求当地豪族全部参与平叛,并且按照最高“九卿“的官职予以封赏。

目前之计,也只能如此了,众人面面相觑,国家衰败如此,众人都默然无语。

洛阳,皇甫嵩府邸。

皇甫大人,向陛下进言之事就全靠皇甫兄了。

皇甫嵩府邸,坐在皇甫嵩对面的正是最近在洛阳读书人中声望极高的袁绍。

袁绍深夜来访,求的是皇甫嵩明日在任命仪式上能够趁机向皇帝陛下进烟,解除党锢。

本初兄,袁绍虽然目前并未担任任何官职,却是“四世三公”的袁家二代的佼佼者,因此,洛阳城内的那些达官显贵们都有意与他结交。

皇甫嵩听完袁绍的叙述,顿时也点中了他内心的想法。

“党锢之祸”一向都是宦官所起,如本初所言,当今天下,正应当释放党锢,不拘一格,起用人才,才能平定叛乱,且叛乱平定之后,各地民不聊生,更加缺乏干练的官吏。

皇甫大人所言正是,请皇甫大人受我一拜。袁绍跪倒在地,除开自己内心的野心以外,自己也是真正的崇拜眼前的这位忠臣。

本初兄,我明日必定向皇上进言,取消“党锢”!

袁绍立刻再拜,紧紧抓住皇甫嵩的手说道:皇甫大人,若能不畏生死,为我党人等解除禁锢,他日,天下党人,必将结草衔环以报君侯!

本初,举手之劳,何必挂怀,方今朝堂之上,宦官窃据大权,朝廷百官生死,予取予夺,只有你们党人,能够不畏强权,据理力争。皇甫嵩一介武夫,也未尝不被你们的气节所感染,某必然舍生忘死,为党人求皇上这一次!

袁绍三拜说道:多谢皇甫大人。

时袁绍居洛阳,凡四方党人俱往归之,加礼贤下士,倾心折节,不辱他人,皆称之为“袁君”

——《新汉书·袁本初世家》

取消发布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