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吃肉圆去!”
“慢点慢点,你当心肚皮撑破喽!”
小鸽子是河溪村村口面疙瘩的孩子。面疙瘩这个人,从徐林生出生到现在,也不知道他的姓甚名谁,只知道这人叫面疙瘩,只因为他在村口开了一家小小的面馆,味道不错,大家就给他起了一个面疙瘩的外号,时间一长,他姓什么反而没人提起了。
河溪村不大。除了村口的面疙瘩小鸽子一家,张婶一家,徐林生和郭宇一家,还有李秀才一家,李秀才原名李季,不惑之年得中一个秀才,唤名李秀才,再那之后年年考,年年落榜,很不如意。
李季李秀才隔壁还有两家人,都是务农为生的人家,李岩李正两兄弟,他们的性格忠厚,这点十里八乡的乡亲都知道。这李季李岩李正三家,相传是一个祖上,按照辈分来说李季还是李岩李正的叔辈。
张婶的手艺真不是盖的,徐林生足足吃了三碗米饭仍有余力,小鸽子也是大吃特吃,直到桌上的饭菜基本被一扫而空,两人才停下了手中的动作。
张婶说道:“先别走,小生儿。”
“有什么事吗张婶?”
张婶从盒子里找出了两件布满符箓的挂饰,她道:“喏,这是两个护身符,婶子看你们两师徒整日上山打猎,这山上野兽横行危险的紧,特地给你们求来的。还是大师开过光的,保佑你们平平安安的。”
“那倒真是谢过张婶了。”徐林生接过了护身符,他笑呵呵道:“这个护身符我回头送给老头,我先替老头谢谢张婶了。”
“哪里哪里,生分了,小生儿,大家都乡里乡亲的。等你师父回来,记得要给你师父啊!”
“明白,一定,张婶,等他回来,我立马给他!”
……
……
离开了张婶那,徐林生看了看撑住的肚子,他决定在村里走走消消食。去找岩哥儿吧,这个时辰他估计还在钓鱼。徐林生想道。
“生哥儿去哪,小鸽子也要去。”
“好,那我们去找岩叔叔玩。”
沿着河溪村的溪流而下,下边是一条小河。李岩忙完农活会经常来此钓鱼,一路上,小鸽子一直盯着徐林生的护身符看,徐林生看的出她很喜欢这个护身符,便道:“怎么了小鸽子。”
“生哥儿,好香啊这个护身符。”
徐林生取下了护身符,在手中晃了一下道:“喏,小鸽子,那给你吧。”
“不要不要,这是张婶给你的,生哥儿,是保佑你们安全的。”
“嗨,你生哥儿这本事,哪里会遇到危险,虽说这是张婶的一番心意,不过你生哥儿我的本事需要这个?”徐林生把护身符给她戴在了脖子上。“祝咱小鸽子快快乐乐地成长,出落成一个漂亮的大姑娘!”
小鸽子看着亮闪闪的护身符,不停地把弄着,“好的,谢谢生哥儿~”
……
……
李岩戴着遮阳的斗笠,正坐在溪边钓鱼,看他的鱼篓里,今天看来收获颇丰。
“岩哥儿,还在钓鱼呢?”徐林生坐到了旁边的草地上。
“来了啊,小生儿,小鸽子也在啊。咦,今天你没去山上打猎吗?”李岩说道。
“老头说今天去趟青阳镇上办点事,便就没去打猎了。而且入秋了,山上的野兽也精了很多,不好打了。”
“那正好,你得了空,便来帮我个忙吧。”
“好啊,岩哥儿。”
“我等会去一趟青阳镇上,家里池子里的鱼多了,有些鱼肚白了,我打算去把这些鱼卖掉。你帮我衬个手,我怕到时候一个人忙不过来。”
徐林生点点头道:“这没问题,岩哥儿。”
青阳镇离着河溪村这里最大的集市,周围有很多村的人来镇里讨生活,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来来往往的商客来此生意,这里临靠各个村落,毛皮这种都是俏手货,白天的青阳镇可是相当热闹的。
河溪村离青阳镇一个多时辰的路程,徐林生和李岩两人推着小车,终于是来到了青阳镇。因为是干活,就算小鸽子央求,徐林生也没带着她来。
这几桶鱼篓可真够重的,徐林生默默擦了一把汗。他与李岩进了城,青阳镇里熙熙攘攘,风味小吃、杂货商铺分立在街道两旁,街上的人还不少,素衣折扇的书生,长裙飘飘的姑娘,追逐嬉闹的小孩,在街尾的地方还有一处搭起来的草台,唱戏的花旦正在台上卖力的表演,吸引了不少人驻足停留。
“别盯着人家看啦,小生儿。”
“多看两眼也无妨,嘿嘿,岩哥儿,这镇上的姑娘可真漂亮,特别是这个唱戏的花旦儿。”
“那是当然,人家就是干这活儿的,纤纤细指不用下地,也不用像咱一样风吹日晒,自然是长的好看些。不过我还是喜欢我家媳妇,勤恳又肯吃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