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第六十九章 火星的三国演义 (1/2)

虽然亚特兰斯从来没有直接插手过火星内部事务,从火星独立到现在亚特兰斯一直都是在火星当局的要求下才被迫“协助”火星当局维持稳定局面,而火星的稳定是太阳系和平和稳定的基石,更是帝国掌控太阳系的关键,所有1万多年前帝国财政充足的时候,当年是出了不少力不少钱“帮忙”火星独立并走入半工业化时代。

只是随着火星的“独立”,急于收回成本的帝国在火星民族资本逐渐发展起来后,放任国内贪婪的资本家勾结独立后的火星豪门贵族,随意兼并土地,滥用劳工开采矿山,恶意打压火星的教育制度,限制民族资本的发展,结果产生了一个畸形的火星。

豪门贵族和中产阶级一样多,底层的都沦为农奴和矿山免费的劳动力,火星国内充斥着大量的低端低效的制造业。万年不变的执政党统一党把控着政局,和豪门贵族垄断资本家一鼻孔出气,根本无心做出改革经济的举措。

只是在近千年来独立党靠着边远省份剽悍淳朴的人民支持,还有帝国有意无意的暗中支持下,逐渐在议会真正站稳了脚跟,并且逐渐发展壮大,对统一党形成了钳制。所以后来星都两兄弟携巨款的破局之路才会异常顺利。

随着火星经济改革的深入,火星在经济领域的崛起同样成了改善帝国恶劣财政的重要一环,帝国大量的跨国企业比如金融,医药,矿业,军事集团纷纷扩大在火星的业务,大量攫取火星改革的红利。

帝国在火星不谋求完全独立,也不大力发展军事的情况下,除了高端制造和军事领域其他方面基本全面放松对火星的掌控。火星两党难得统一意见开始大力发展教育事业,虽然物理,数学,医药等高端知识被亚特兰斯死死地控制着,但一场能够彻底改变火星精神面貌的知识运动依然如火如荼的在火星大地上展开。

随着在火星上展开的各项改革慢慢的铺开,经济先行的西甘省占据先机,首先虹吸各类高低端人才使西甘的人口在接下来的10年里快速膨胀到5000万,西甘一跃成为火星的人口和经济大省,在教育事业上西甘省更是不惜投入重金,缓慢的培养自己的高端人才。

而独立党控制的边远省份,则以职业教育闻名全国,在火星的经济建设历程中源源不断为整个火星提供着中高端技术人才,性格火爆民风淳朴的边远省份虽然起步晚,也没有外资的投入,但在西甘资金和大量回流人才携有限资金投入家乡建设的情况下,边远省份的经济建设奋起直追,经济体量慢慢逼近先行的统一党控制的绝大部分省份。

火星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不可避免地诞生了三股势力,贫富差距巨大的统一党控制的保守省份,占据了8亿人口,与经济建设同步改善着生活质量的独立党控制的边远省份,占据了2亿人口,而人民普遍富裕的西甘省,虽然只有5000万人口,但勇于创新的他们在各项事业都走在全火星的前列。

1%人口控制90%财富的保守省份的超级富豪们与执政党步调一致,各项改革和建设都为富豪的财富进一步增厚做着贡献。也正是这1%的人口用天豪的资金消耗着大量亚特兰斯进口的顶级奢侈品,为帝国的财政做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取悦帝国的同时也使帝国同样坚定的支持着执政党。保守省份的中产阶级只有区区的30%不到,占人口70%之多的贫苦人口却一直在温饱线上挣扎着,在那些超级富豪极不甘地吐了一些利润出来以后,总算在20年后才勉强解决了大部分人的温饱问题。也恰在20年后火星的经济改革和建设步伐也戛然而止。

而星都兄弟带头打造的西甘省,利用源源不断输入的爱国华侨们的钱,坚定不移的用机械化取代低端劳动力,重点打造出极富消费能力的中产阶级队伍,他们牢牢抓住对于亚特兰斯是中端产品,但对于火星却是高端产品的技术和利润差机会,不断做大做强,然后围绕逐渐壮大的中产阶级队伍,根据他们的消费能力建设大小不一的商圈,吸引全国没有专业技能但有一技之长而梦想脱贫的人民纷纷涌入西甘,专心的为这群富裕的中产阶级做好后勤服务的同时,也使他们自己走上发家致富之路。

在20年后火星经济建设接近尾声的时候,只有5000万人口的西甘却打造出了一批4000万的中产阶级,而他们的消费能力却相当于拥有2亿多中产阶级保守省份的消费能力的一半,这批富裕的中产阶级使西甘省成为了整个火星最富活力的一个省份。经济的富裕同样深刻的改造着他们的思想。

虽然独立党控制的边远省份大部分承接着国内的中低端制造业,但独立党的藏富于民的理念和西甘省极富经营理念的资金结合,使边远省份小而精的民营企业遍地开花,他们生产出品种齐全,种类繁多而质量过硬的产品,在服务好整个火星的中产阶级队伍会后,开始源源不断的为亚特兰斯下层人民提供着价廉物美的商品,并间接的平抑着帝国的物价,大大改善了帝国中下层人民的生活质量。

单独以消费能力来计算,剔除那些超级富豪的消费能力,20年后独立党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第一章 奇葩的面试发布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