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第四十五章 日月丹心 (2/3)

?”

秦王政见赵高口口声声心系赵国,字字出自肺腑之言,然而心中却不但不加责怪,反倒更加惊叹他的忠肝义胆爱国情怀。又听赵高说到如何仰慕自己,心中更是畅意,便问道:“如果连代王嘉的生死都不足以可悲可叹,那么燕太子姬丹岂不更是死有余辜,大快人心?”

赵高大声道:“大王陛下,请恕微臣斗胆不敢苟同,太子丹虽然不顾当年大王与之情意,多次派刺者行刺我王,这都只因我军兵临易水,太子丹居安思危,为保其国祚绵长,方出此下策。我军兵临易水,太子丹浴血奋战与其士兵同甘共苦,誓死顽抗,对于燕国军民来说其丹心可昭日月,他是燕国太子,所行所为虽然处处与我大秦对立,可是除去各自立场而言,太子丹不失为可歌可泣的男儿英雄。”

殿臣无不愤怒,正要指责赵高,谁知秦王政此时却道:“赵爱卿直言不讳,所言极是,太子丹虽然处处敌对于我,甚至多次派人行刺孤王,但是于燕国而言,太子丹忧国忧民,可谓赤胆忠心,若是燕王喜能有他的一半能耐,下令辽东大将梁尚雄兵援易水,我大秦又怎能轻易取得燕国的大片疆土。”

这时连李信都在痛失对手,扼腕长叹,秦王政也忍不住长叹一声,继续道:“太子丹不论胆略智谋都不得不让人佩服,如今太子丹一死,孤王再无对手,更可恨的是燕王喜为了讨好孤王居然手刃亲子,实在不得不令人发指,待孤王平定南楚后再一举夺取辽东,孤王定要亲自将燕王喜杀之。”

众臣再也想不到秦王居然会为太子丹愤愤不平,而赵高能揣摸圣意,更是沾沾自喜。

这时秦王政又问及太子丹被杀的经过,李信又长叹一声才答道:“那日我军攻破代军,取得代城后,又继续转攻辽东,逼迫燕王喜交出太子丹。太子丹率其部下逃到偏僻的辽东衍水,本来无人可知,却被燕二公子姬召暴露了他的行踪,燕王喜为求自保,亲自带兵去了衍水杀了太子丹献给微臣。其实微臣本欲抓获太子丹后,将其押入咸阳任由我王处置,想不到燕王喜急功心切,却先私自杀了他的亲生骨肉。

赵高继续附和道:“太子丹虽为我国敌对之人,但其忠君为国,丹心可昭日月,不失为忠义之士,如今身首异处,更是可悲可叹,大王何不令人把太子丹首级奉还,让其身首合一,再敕令燕王喜将其风光大葬,方显出我王的宽宏海量。”

秦王政道:“孤王正有此意,孤王听闻蓟城郊外有一片墓群,命曰英雄墓园,园中设有一座神坛名曰‘镇国神坛’。太子丹生前便愿望能与燕国的爱国英雄合葬一处,孤王何不如其所愿,将他葬入燕国的英雄墓园,并着令工匠在镇国神坛留其英雄事迹。”

众人纷纷称颂,大赞秦王的海量汪涵,英明神武。

初更时分,众臣散去,孤灯夜下,秦王政回忆当年他与太子丹共处赵国为质子时,同命相怜,两下交好,犹胜同胞手足。可悲的是燕国王族全都懦弱无能,又无能臣良将,更可悲的是太子丹为其国民孤军奋战,到头来却被自己的父王残害,思至此秦王政沉痛哀悼:“燕丹弟,一路走好!待到孤王统一天下后,孤王再亲自去蓟城祭奠于你!”说着把一碗水酒洒在地下。

散朝后徐福策马向忠义王府奔去,见忠义王府雕栏玉砌,金碧辉煌,门前护院重重把守。原来秦天雨身亡后,秦王政不仅封其为忠义王,还特意为其妻儿建造这富丽堂皇的忠义王府。

徐福向忠义王府走进去,门前护院自然认得他,忙躬身相迎。莞兰公主早知徐福到来,也已站在门口专等他的到来。

徐福进入府内,便把太子丹遇害之事一一相告,莞兰公主虽然也早已预知太子丹已经身遭不测,但此时听到徐福说太子竟然是被她父王所杀,心里更似晴天霹雳悲从心来:“为什么会这样?我父王为什么会那么狠心,易水之战,他不思捍卫河山,他不派兵援助太子哥哥,到最后却又要靠杀了亲生来延续那半壁河山,为什么?为什么我身边的人都一一离我而去?”

徐福劝慰道:“公主又何必为他伤心难过,你要知道你夫君就是被太子丹所杀的,如今他死在自己的父亲手中,也是恶有恶报咎由自取。”

莞兰公主怒道:“大胆徐福,想当初你也算是我大哥的门客,大哥那样礼待于你,你逃到秦国背叛了他不算,到如今你却还要这样诋毁我大哥。”

“太子丹是你的杀夫仇人,你难道不记恨他吗?”

莞兰公主哭道:“是我夫君先背叛了大燕,背叛了太子哥哥,我开始也痛恨我大哥为何要杀了我夫君,可是当我到了燕国镇国神坛,我不仅看到了那些为我大燕死去的英烈墓园,也看到了太子哥哥为了我大燕是怎样的呕心沥血,劳心劳力。若不是是我夫君背信弃义,大燕又怎么会丢失半壁河山。”

“原来在公主心目中,你已不再爱你夫君,在你心目中,他只是一个背信弃义的人,可是你也该知道他与秦王政背负血海深仇,你以为他不想为他父母叔父报仇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发布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