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第四十三章 锋芒初露 (2/3)

武,才德双备,大王定然会洞察秋毫除去臣等之忧患。”

秦王政心里微惊,心道:“孤只道赵高这黄毛小子,年不过二十岁居然处事不惊,却不料他已是而立之年,又见他能言善辩,自称微臣,虽然明知他言语多有甜词奉承,但字里行间却是甜而不腻,心下更是佩服。”思至此又道:“孤王倒是不解,赵三公子遇害身亡,代国赵嘉仍在,何以六公子便不把自己当做公子?”

赵高道:“当年赵三公子仁善天下,提倡六国修好,并推举仁德圣贤成为天下共主,使之天下一统大和,以可挽救天下黎民苍生。三哥生前早已言明,天下圣贤若论文治武功,善德严威俱备者,唯有当今秦王陛下。三哥也因此言遭来杀身横祸,赵王迁昏庸无能却能继承大统,赵国灭亡只是迟早之事,是以自赵王迁上位时起,微臣就已经不再当自己是赵国六公子了。”

秦王政大笑:“想不到名满天下的仁德君子赵信,居然早有心推举孤王成为天下共主,赵三公子提倡天下一统大和可谓大智大慧,只可惜孤王缘薄,未能得见三公子一面。”

赵高趁着秦王政一时兴起,又道:“我三哥虽然得天下同道敬仰,但在我三哥心目中,秦王陛下才是真正的圣贤明主,才是他心中的楷模,大王今日如此褒奖我三哥,我三哥在天之灵定然感动涕零,铭感五内。”

秦王政叹道:“只可惜赵三公子命薄不得志,无法看到孤王一统天下,天下百姓一家的局面。爱卿既然崇拜赵三公子,是否愿意继承其遗志,留大秦助孤王达成心愿?”

赵高心中得意,却故作大惊:“连我三哥都对大王都敬若神明,称为圣上,区区在下更是把圣上奉为天人,今能得圣上启用,微臣荣幸之至,实在是受宠若惊。”

秦王政笑道:“在你那么多王兄之中你唯独仰慕赵三公子,可见卿不仅学识渊博,且有着独道的见解,孤王今着令爱卿暂任中车府令兼任太子少傅,今后若有建树会更有大用。”

赵高感激涕零伏地膜拜。秦王政大笑着令赵高起身,站立一旁,至此后,秦王宫的百官之列便有了赵高的一席之地。

夜幕黄昏,秦宫内侍又在替秦王政推荐侍寝宫妃。秦王政心道:“孤王身为一国之君,后宫粉黛谁不想沾沐雨露,想让孤一亲芳泽。那燕国公主却为了拒绝于我,一改往日清秀淡雅之貌而故意艳妆浓抹,丑化自己。更有那赵国皓月公主居然因为惧怕孤王临宠于她,宁愿自尽身亡。她真的情愿一死也不要做孤的嫔妃,还是另有蹊跷,她真的是自杀的吗?我嬴政身边何愁没有粉黛佳丽,是你们自命清高罢了。”思至此心中更加闷闷不乐,令内侍传来三宫六妃为其把酒行乐。

至天明,秦王政半醒半醉,勉强睁开惺忪睡眼,三五个宫娥为其梳髻盥洗。忽然宫外传来凄凉的管乐之声,问及,原来是大家正在为皓月公主发丧送行。秦王政忙命人护驾出宫,伴他亲送皓月公主一程。众人见秦王政居然身着素衣前来送行,忙一起向他叩拜。

秦王政见那些燕国随从无不为皓月公主伤感落泪,心想:“皓月公主淡雅秀美,待人随和,此番突然逝去,那些见过她的随行人为其伤感叹息也为正常,但若为其如丧考妣般的痛哭流涕,却叫人如何作解?莫不是她真是被人所害,众人敢怒不敢言,纷纷为其含冤莫白而倍感伤心难过?我何不命人打开棺椁探其究竟。”

秦王政正要命人开棺查看,忽又觉得冒然开启离人棺椁乃大为不敬,何况莞兰公主也亲口证实皓月公主是自尽身亡。想到此又要着令大家起身离去,转念又想:“秦天雨与我有不杀之恩,且又志同道合可为手足之谊,今他爱妻半道离世,我若不开棺亲证她是否真的自杀身亡,岂不更加愧对秦天雨?”

众人见秦王政许久不下令启程,不明所以,唯有跪在原地不敢动弹。

秦王政又再思绪良久才道:“孤闻赵国皓月公主天生丽质,世上罕有,今香消玉陨令人无不为之叹息,今孤王怀有一颗千年不朽神丹,特赐与皓月公主,可保其肌骨玉容千年不朽。”说着令人取来不朽神丹又令人开棺奉上。

就在白绫揭开的那一刹那,秦王政几乎不敢相信世上居然有这样完美如玉的女子。心道:“她果真是天姿国色,世上无双,她若不是自尽身亡,天下就算心肠再狠毒之人,也不忍心下手去杀害她。”

秦王政不断叹息,他终于明白为什么那些见过她的人,都会为她伤心落泪。待侍者在棺椁内铺洒防腐银粉后,便令人盖棺启程。见送葬人群中赵高手扶棺椁在默默落泪嘤嘤哭泣,心道:“赵高果真是有情有义之人,他的妹妹若是得奸人杀害,他又怎么不会为她报仇申诉?”

莞兰公主手扶棺椁,也是在不断啜泣,此时她已经卸去粉妆全身素白。秦王政定睛一看,见她卸妆后更加清丽脱俗,后宫佳丽与之相比,无不黯然失色不禁怦然心动,心道:“皓月公主若是活灵再现,莞兰公主若是长置宫内,我怎能矜持的住对她们不动淫泆之念。秦天雨为我而遭到杀身之祸,我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发布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