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丹想到荆轲已向他的宫邸走去,便也急着回转。途经听雨楼,见楼上灯光依然闪耀,心想秦天雨在离别的前一晚,定然和他的两位夫人难舍难分,哭成一片。不禁驻足暗道:“虽然儿女情长,奈何英雄命短,秦天雨神乎其技,令人匪夷所思,此番刺秦不管成功与否他都不能活着回来,我把心爱的人,相让与你,还为你萌荫子嗣,是时候要回来了。”想到此,不禁心中窃喜,径往行宫走去。
听雨楼中灯光熠熠,两位公主相偎在秦天雨怀中,双目微闭,面带微笑,像是已经睡熟。
秦天雨抚摸二人秀发,一切都是那么平静祥和,并没有像太子丹想象中那样哭断肝肠。
人生已苦短,能活着一天就开心一天,能多相处一天就多珍惜一天,何必让临别的最后一晚用泪水哭泣来作为回忆。
何况又不是生离死别,两位公主都坚信她们的夫君会安全归来,他们很快又能再见了。
只是她们依然不敢睡着,她们都害怕一睡着天就亮了,以前她们都害怕漫漫长夜,可是现在又多么期望长夜不明,无期无尽。
东方已露白,秦天雨将要起身,二位公主一言不发,将他抱得更紧。
莞兰公主道:“天哥,你一定要活着回来,我和赵欣姐姐都怀了你的骨肉,孩子不可以一出生就没了爹呀。”
赵欣忽然抱着秦天雨哭道:“天哥,你不要去咸阳了,我那天跟你说的都是一些混话,我一介女子又懂什么天下之道,天哥,我真后悔,我不该跟你说那些话,不管怎样,你一定要回来呀!”
秦天雨再次抱紧二位公主,说道:“我们说好了不哭,此去咸阳往返不过半个月左右,等我回来以后,我们就再也不会分开。”
二位公主不再哭泣,唯有强颜欢笑。赵欣从内室奉上一把镶玉宝剑说道:“此剑是我三哥赠给我的防身宝剑长生剑,希望它能保天哥平安归来。”
秦天雨接过宝剑凝望许久,但见剑柄两面各镶一颗蓝玉宝石,知是一把上好的宝剑,正要拔出观望,忽听楼外车马声响,便匆匆走下楼去。
刚一开大门,只见太子丹亲自牵来宝马恭候。与之前来送行的既有朝中文臣武将,又有百剑各派英雄。
太子丹下得马来,奉上督亢地图,说道:“此乃秦王政最想得到的督亢地图,以督亢一地换我大燕百年太平,此行重任,就此交给秦三弟了。”
秦天雨接过地图,右手用力一握,已知图中藏有利器,心中默然,把地图放在包裹内,纵身上马徐行,对面正迎来荆轲驾马前来。
荆秦二人互相抱拳施礼,并马徐行,太子丹率数百位文臣武将、江湖剑士随后跟从。两位公主虽然都身怀六甲,却还是在婢女的搀扶下坐上马车,随众人一起送行。
出的宫外,城中百姓见此行状,都出来观看热闹。他们打听的荆秦二人是携上督亢地图与樊於期首级献给秦王,以换得秦燕好和,都纷纷追着送行。
时至晌午,已到蓟城郊外的易水桥,过了桥头就是通往易城的通秦官道,众人送到此,便一一向荆秦二人告辞。
这时太子丹奉上送行酒,道:“二位贤弟此去咸阳任重道远,为兄会在蓟城备好酒宴,静待二位贤弟功成归来。”
荆轲一饮而尽,大声道:“承蒙太子殿下倾诚相待,此番带去秦王最想要的事物,他日归来定在咸阳带份殿下最想要的礼物,众位请回,荆轲先行告辞了。”
荆秦二人正要策马疾驰,忽听桥头高处,传来击筑之声,原来是高渐离前来击筑送行。太子丹心中虽然不悦,此刻却不便张扬。
高渐离也给荆秦二人奉上美酒,等二人仰首饮罢,复又击筑,但听得琴筑声响,时而高亢如千军万马,时而悲切如离人哭泣。
荆轲骑在马上,遥望送行人离去的背影,一阵冷风从河面刮过脸上,想到此番前去咸阳生死渺茫,百感交集,忍不住附琴高唱:“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嘘气兮成白虹。”
当二位公主听得一句‘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时,再也忍不住大哭,婢女小纹,小兰,侍琴,侍画,也都忍不住哭泣。
太子丹此时下马向荆秦二人躬身拜别,又奉上践行酒。荆秦二人下马还礼饮罢,复又上马,策马扬鞭,但见尘烟滚滚,不一会儿,远影便已消失在尘烟之中。
时过正午,众人早已离去,二位公主仍向桥头对岸眺望,见扬尘已散,路已清晰,只是早已不见离人身影。
这时太子丹见已无他人,便朝二位公主身旁走来,忽然叹声吟道:“易水桥头各东西,挥泪作别两相依。此去咸阳三千里,从此秦郎无归期。”
莞兰公主听太子丹尽说些丧气的话,大喝道:“你乱吟什么诗词,枉你与天哥也是结义兄弟。”
太子丹假做惋惜,叹道:“我与荆秦二位贤弟,义结金兰,我又何尝不盼他们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