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赵素滔滔不绝的讲述着自己的发现和书中案例的实际操作。
这时的陈组长似乎完全没有听见他在说什么,仍然在自顾自的思索着。如果赵素的假设成立,那么就要考虑多种因素全部成了的前提下,第一受害者必须使昏迷状态,这点要等稍后的尸检结果,如果这点成立,另一个因素也要成立,被害人哪怕是处于昏迷状态身体的反射神经也是存在的,把人放在这种尖石子上身体反射神经会第一时间发出指令移动身体,那就有可能人刚放上去,就会转身掉下平台,那么凶手也就没有了不在场的证明。就算以上假设都成立,被害人的身体机能在清醒后恢复在作出反应,那么被害人在恢复身体后身体技能开始运作半梦半醒状态下翻身落下,那石阶上的石子也会在被害人翻身的一瞬间移动位置,可是现实并非如此,石阶上的石子就好像有人刻意摆上去的一样,难道有人会无聊到把自杀伪装成他杀,可是如果这么伪装嫁祸的话一定会给出一个明确的嫌疑人啊,现在现场什么也没有,这个问题就多了?
“小赵啊,现在下结论还太早,具体的也要等到尸检报告和现场取证报告出来之后才能做出判断。不过啊你的观察还是很敏锐的,这种细节都能发现。”陈组长并没有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但他还是对赵素的发现予以了夸奖,毕竟年轻人的发展不单单是需要严厉的批评适时的褒奖也是很重要的。
“谢谢组长夸奖”原本赵素对陈组长否定它结论还是有些不满,但是对于话锋之后的夸奖还是特别受用的。毕竟年轻人爱表现也只是为了得到肯定而恰当好处的夸奖也是陈组长从警30多年拿捏的最好的一项。
“对了小赵,你去查下死者的身份人际关系是否属于这所学校,还有为什么都这大周末的这个学校还有班级在上课,而且只有这一个班在上课。最后查一下上课班级的老师背景与人际关系。要多方面的调查,不要局限于这所学校的校领导。明白吗”事件如果脱离的自杀的范畴那么问题就会多种多样,可能很简单,也可能很复杂。但在陈组长心理还是倾向于前者,毕竟一个学生自杀复杂,能复杂到哪去呢?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