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第一部 殿州惊涛 189、熙和通宝、夹墙珍珠粉和银蛇镶宝发簪 (2/4)

眼力!”吉贵笑道,“据我师父说,当年这钱币一铸出,有人就看出了问题,禀告了皇上。高祖皇帝震怒,因为之前的模范,皇上亲自检验时明明确确有一点!可现在少了一点的宝,怎么看着就是不详,所以皇上将当时的户部,从尚书到下面铸币司的官员,杀了十几个,流放了几十个。”吉贵又是一笑道:“我听师傅说,后来铸币作坊有人传言说,之所以宝字少一点,是因为高祖皇帝的父亲,大名叫猪宝,一个户部铸币司的官员自作主张,擅自缺笔,去掉了宝字那一点。”

原来如此!苏澜恍然。名字避讳是古代封建社会特有的文化现象。因为古人信奉“名魂相关”,古人为了避讳,经常将帝王及自己的祖辈的名字缺如笔画,以表敬仰、折服和归附感。

“……最后,高祖皇帝下令,这批铜钱全部回炉熔掉。也就是说,熙和三十年,唯有这一年的铜钱没有流通就不存在了!然后不久,高祖皇上就驾崩了……”

“等一下!”苏澜无比震惊道,“既然回炉熔掉了,怎么在殿州这个天涯海角的无碑无主的坟包里出现了应该被熔掉的铜钱?”

吉贵摊开手。他也无法回答这个问题。

苏澜忽然一笑道:“唯一的解释是,这座坟包的主人身份不简单!”她顿了一下问道,“这种铜钱你发现了多少?”

“只有两枚。但是,”吉贵笃定道,“只要小姐让我打开那座坟包,肯定还有!”

“你为什么这么肯定?”苏澜绕有兴趣地问道。

“因为通常情况下,盗墓贼不怎么喜欢铜钱这种又重又散,相对又不怎么值钱的东西。他们更喜欢金银宝玉!”说着,他把两枚铜钱递给了苏澜。

苏澜摩挲着铜钱,思忖着,京城钱庄大掌柜申玉应该知道这种铜钱的来历,不妨去印证一下。正好,她有了申辉随杜平将来殿州的消息,不妨往全园跑一趟。

“还有哪里也有掩盖动土的痕迹?”

吉贵道:“再就是松鹤庄园有一处残垣断壁,也被人精心掩饰过了。一堵墙看似自然垮塌,但是仔细勘验,发现垮塌的地方正好掩盖了一道砖印,而这道砖印和那堵墙之间只隔了大约两尺多宽。小姐,这家建房,为什么两道墙之间只相隔两尺多宽?”

苏澜听了,嘴角一勾:“那是夹墙,藏宝的夹墙!”

原来,中国古人藏宝一般是两种做法,窖藏和壁藏。窖藏,就是用地窖把金银财物贮存或埋藏在地下。几千年来频繁发生的战乱,让人们想到了这个藏金的办法,以为如此一来,既安全方便,又能备不时之需,这本是埋金藏银的主要动机。古代的皇室、权贵和富豪特别喜欢用这种方式藏黄金、白银。壁藏,就是将墙壁做出夹层,将值钱的东西放进去。清朝大贪官和珅,除了地窖埋银300余万两,还在夹墙内藏金子2.6万余两,也有古人把珍贵的古籍藏在墙壁内。

此外还有檐藏和梁藏。所谓檐藏、梁藏就是将钱物收藏在屋檐下,或是悬吊在房梁上。这种贮藏宝藏心理也为盗窃者所了解,入屋盗窃的小偷雅称“梁上君子”,便与此有关。

吉贵呵呵一笑:“小姐高见!您猜我在断墙这里发现了什么?”他又从胸襟里掏出一个纸包,打开了递给苏澜。

苏澜接过来一看,只见黄黄的粗糙的草纸里面包着一些白色的粉末。“这是珍珠粉!”苏澜惊叹道,“而且,看这珍珠粉的量不少,如果是几颗,那就没什么说头;如果是一颗,那就是很大的一颗珍珠!”

吉贵抬眼看着苏澜,露出敬佩的眼神:“小姐,这正是我要向小姐禀告的地方。当时,这些珍珠粉靠近夹墙中间的地方,正好处在几块土砖架空的空间里面。从珍珠粉的形状和粉量来看,它就是被人踩破以后留下的。诺,大约就是这样。”说着,他从袖口拿出一个比拇指头稍大的、圆圆的土疙瘩踩了一脚,“小姐,就是这个形状和粉量。所以我猜测,这是一颗珍珠,一颗比拇指头还要大的珍珠!”

苏澜立刻脑补起这颗“牺牲”了的珍珠的模样。

苏澜沉吟了一下,道:“即使土砖架空形成了一个空间,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是还是挡不住长时间雨水的侵蚀而改变样貌。既然珍珠粉的形状没有什么大的改变,说明这颗珍珠被踩破的时间并不长!”

“太对了!小姐!”吉贵神神叨叨,“夹墙内,一颗硕大的珍珠被人踩破了,这说明,近期有人发现了夹墙,而且搬空了夹墙里面的东西。匆忙间,有一颗硕大的珍珠被踩破了……”

苏澜的脑海里出现一群人疯狂转运珍宝的画面。“还有哪些疑点。”

吉贵嘿嘿一笑:“果然是小姐,真是令人敬佩。”他忽然神情一肃道,“小姐,最奇怪的是,所有夹墙的砖头一块都没有看见!”

苏澜一凛:“什么意思?”

吉贵比划道:“外墙和夹墙,因为室内和室外的原因,风雨侵蚀对土砖造成的影响,颜色和损坏的程度是不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发布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