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打更人的声音孤寂地响彻街头巷尾。
他的声音不大,却能传出很远。
只是这一天没有人会听到,人们都跑到文庙去度过这一年一度的中元节,又称——鬼节!
所以他的身影映照在月光下,显得有些漫不经心。
空荡荡的街道只剩下他和他的影子,房檐屋顶也少了好些野猫,这个夜晚就表现得十分寂静。
深秋了,树叶沙沙地往下掉,微风一吹便能飞出好远,风很柔,却很冷。
他抬头看着天空,爬满皱纹的脸上长满了忧愁。
“午夜了。”
打更人把手中铜锣敲得震天响,大喝一声。
“一更天!”
忽然间大风起,遮住了高空的月,吹乱了他的衣襟,腰间的竖笛呜呜作响。
鬼,要来了!
……
文庙里,人们三五成群围坐在一个个小火堆前,有个年迈的老者正在给他们讲关于鬼节的故事。
他的脸上映照着火光,眼睛里却不似老人般空洞无神。
“适才正直午夜,鬼门关大开,阴灵过界,所以万万不能停留在家中。”
鬼节当然最适合用来讲鬼故事了。
“所以说今天晚上会有鬼出现吗?”
一个看起来十五六岁,道士打扮的少年忽然问了一句,这也正是其他小孩子的想法。
老者看了他一眼,观其服饰知道这是个外地人,每届鬼节都会吸引来形形色色的外乡人,他并不意外。
“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也很好奇这个问题,于是和族中的堂哥一起冒了个险,在某一届鬼节中躲在了家里,没有来文庙。”
“那你们抓到鬼了吗?”
少年扬起头,露出了一张精致的脸庞。
老者一愣,全然没想到他会问这个问题,于是正色起来。
“违反规定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所以我受到了很严重的惩罚!”
“什么惩罚?”
其他人也来了兴致,无论是年幼的小孩子还是成熟的大人,都对这种鬼神之论非常感兴趣。
“我失去了最友好的堂兄。”
这个意外的答案让不少已至中年的男人都感受到了寒意,没有抓到鬼就只能有一个下场——被鬼吃掉!
“他怎么了?”
顽皮的小孩子却不懂得其中含义,怯生生地问道。
“他呀,当然是被鬼给吃掉了呀!”
老者突兀地做了个鬼脸,小孩当即被吓得脸色苍白。
周围的大人却不约而同地大笑起来,心想叔公还是一样的调皮。
“所以呀,小孩子一定要听爹爹娘亲的话,不然会被恶鬼抓去吃掉的,知道了吗?”
老者和蔼地笑着,伸手摸了摸小孩的头。
小孩子还沉浸在刚才的恐惧中,于是往自己母亲的怀里使劲靠了靠,小声地回答着。
“嗯。”
随后老者开始讲述鬼节的历史和各种传闻,多是些志怪的异事,大家听得很是开心。
少年道士也同样聚精会地听着,不多时便感到了无聊,于是在文庙里闲逛参观。
文庙的布局很有特色,每数个殿堂里就供奉着一尊圣人画像,画像在烛光映照下,散发着淡淡的金辉。
走廊过道里铭刻着一些看不懂的文字和壁画,少年一扫而过,穿过走廊来到石桥上,看着狰狞的石兽沉默不语。
静立了一会儿,少年道士又复离开,老者还在孜孜不倦地讲着故事,没有发现他的离去。
始出文庙,他便察觉到了不一样的寒冷,于是紧了紧身上的衣服,接着不慌不忙地往前走去,那里正是打更人的方位。
……
就在打更人一声大喝之后,天空中缓缓浮现出一扇古朴的大门,散发着阵阵阴冷的气息,它便是传说中的“鬼门关”!
鬼门关高大无比,几乎占据了整个天空,它仅仅裂开一道缝隙,便吹起了一阵大风,数只急不可耐的阴鬼借着这个机会来到人间。
只是这个人间,人气虽然富足,却怎么不见活人血气?
它们一下子飞掠至高空阴云之上,月光暗淡了下来,隐约可见其狰狞残酷的外表,忽然齐刷刷地转头,瞅准了某个方向。
文庙聚集了整个城镇所有的活人,血气之旺盛如同黑夜中的明灯,只需要转过身就能看到。
其中一只邪魅舔了舔自己的尖牙,血红的眼睛一动,带起一阵大风便横跨而去。
其余的阴鬼也不甘示弱,挥舞着利爪紧随其后,途中还不忘记给自己的同类来上一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