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公元2060年,落善云已经60岁了,他的身体依然保持在20岁左右的状态,或者可以说他的脑袋一直活在一个年轻的身体里。落善云研发的克隆技术基本上可以保证人的寿命在千年级别,或者说更久,因为脑袋是有死亡期限的,但是强大的基因技术加上纳米技术,让他可以在万年以内保持着青春状态,当然他的亲人好友都一样在他身边保持着原来的状态。
落善云的一些好友想去哪里转转,他都会给予无条件的帮助。谁想去哪个星球当主宰或者是想感受一下造物主的魅力,他都会答应,对于他来说,没有什么是不能被创造的。
这个宇宙本就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规律,只是被发现的多了,自然就能明白和运用宇宙的规律来办事了。
比邻星系比太阳系要复杂一点,但是也没太多的难解之谜,每个恒星系的稳定运行发展基本上都是以亿年为基础单位的,人的有限生命节段,看到的和能做到的,放在整个宇宙之中显得如同一粒微尘,微不足道,只是在这个微不足道的微尘里,是一个极致缩小的微型版宇宙。
在目前的宇宙之外必然还有空间,如同套娃一样,这是个无穷无尽的大宇宙,无数个小宇宙构建成一个大宇宙,然后又组成一个更大的宇宙,以此类推,无限循环,没有尽头。
同样地,比邻星系不同于太阳系,仅仅是不同而已,在大的方面并没有太多不同,该有的行星自然有,只是具体环境不同,很多类似的存在还是有的。
落善云的探索方向是不变的,他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在纳米技术的衬托下,呈现出来一种散射性的发展方向,向着周围的一切恒星和行星蔓延,这个过程目前很慢也很简单,就是采集资源,寻求向更高级方式进化。
公元2070年,落善云才真正的在比邻星系安顿下来。他知道比邻星系的情况还不如太阳系资源丰富,当然这个星系有着其独特的优势,有个别元素的丰富度是比太阳系里多很多的。
比邻星系相对于别的地方太过于贫瘠了,落善云的处理方式也很简单,把这个星系里能用的资源全部开采出来,用作自己的后备储备,更是以后落善云的最隐蔽场地,因为这个不显眼的地方反而是最好的藏身之地。
落善云的想法很简单,以此为据点,身后再背靠着太阳系,相对于这么偏僻的地方,即使有别的智慧生命或者更高级的文明,短时间内还是很难发现自己的大本营。
落善云的思路很清晰,把自己的身后事处理干净,前面的路他都是在掌握一个小星系之后才会去下一个恒星,银河系这么多的恒星,很长一段时间内,落善云可能都要呆在自己的基地,毕竟探索银河系的任务是空前巨大的。他需要足够多的资源来制造设备,制造足够多的机器人,足够多的飞行器,全方面的去探索银河系的各个地方。
落善云依照自己团队目前的进化能力,他能研究并制造出来的最快的飞行器也就是25倍光速,如果仅仅靠着飞行器的速度,他要实现探索银河系的任务都是要很久很久的岁月了。毕竟银河系的直径达到惊人的数字。银河系的大小可以通过不同的测量方式来计算。根据不同的测量数据,银河系的直径大约在10万光年到20万光年之间。银河系是一个棒旋星系,直径在150000到200000光年之间,但如果考虑到暗物质,这个数字可能会大得多。
所以落善云把精力全部放在研究飞行器的速度方面,以便有更好的成就或者效果。但是速度肯定是有个极限的,不可能一直增速的。
落善云还有一个方向,就是虫洞技术。
洞”一般指的是“洞窟”,也有“透彻”“清楚”的含义,在日常生活中存在很多的“洞”,在物理学中也存在三个特殊的“洞”,其中最广为人知的就是“黑洞”。
首先我们从黑洞开始说起,因为另外两个“洞”也和黑洞有关。黑洞是广义相对论中预言的一种天体,这种天体的引力很强,制造出的时空曲率强大到了光都无法从它的引力场中逃脱。天文学家卡尔·史瓦西在计算爱因斯坦方程的时候得到了一个真空解,这个解表明任何有质量的物体都存在一个临界半径特征值。
一个存在质量的球形物体实际半径小于它的史瓦西半径时,这个物体就会变成一个黑洞,地球的史瓦西半径半径大约是9毫米,也就是说把整个地球压缩成一个半径九毫米的小球,地球就会变成一个黑洞,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整个地球被压缩成这么小一个球,密度会有多高,把地球压缩成这么小的一个球,难度超乎想象的高。
宇宙中的黑洞是怎么形成的?从现在的理论来看,大部分黑洞都是源自于恒星的演化,恒星在演化末期内核中的氢元素被消耗一空,恒星的内核停止核聚变反应后会在引力的影响下向内坍塌,恒星的质量越高内核就越大,恒星的质量达到太阳质量的3倍以上时,演化末期时内核就会形成一颗黑洞。
除了大质量恒星会在演化末期产生黑洞,科学家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