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第242章 你得敢于批判! (1/4)

在经历了一波老龄化的工作系沟通方式后。

在没有课的时候,李景霖便去往《帝陵》工作室那边。

和主创团队见个面。

也没谈工作。

单纯就是吃个饭,闲聊混混脸熟。

接下来的交流工作,大小事项,基本都可以靠远程视频会议讨论,或是私下视频交流解决。

不会吧,不会真有网络不用,拿腿来回跑业务的人吧!

时间慢慢度过。

李景霖的工作,也步入正轨。

根据纪录片的内容走向,开始细致的进行细节的钻研,并且为内容制作配乐。

这天。

李景霖日常来到学校里。

给本科学生们上大课。

“以上,便是音乐所具备的基本职能。”

在系统讲解音乐职能之时,突然有一位学生举手问了起来。

“老师,你讲了很多的音乐职能,但为何没有讲关于批判性的内容?”

其余的同学抬起了头。

实际上。

在音乐专业的文化课上。

是会有一些经典作品的分析的。

而这些作品中,自然会有许许多多的歌剧,音乐剧,标题音乐,伟大的作曲家们,往往可以赋予其批判性。

学生们在学习的时候,有时候看作品分析,也是会分析到作品在关于批判上的内容。

而恰巧。

李景霖所上的课,正是之前曾经和院系内教授们说过的学科。

【现代化,数字化,并且着重培养一下学生们在音乐与文化,社会问题关联上的思维。】

《现代音乐社会学》

实际上。

音乐社会学早就已经有了。

只不过,论证的东西是有很多的。

比方说,什么人本主义思想,社会学基础等等,是一门基于社会学之下的分支,或是音乐学下的分支的一种交叉学科。

只不过,李景霖所教的这些东西,与此微微有所不同。

按理来说。

这样的学科。

更应该去描述音乐作品之中,具备的一些批判性,对社会造成的影响。

或者社会是否会影响音乐作品中的一些价值导向等问题。

可是,李景霖在提到职能的时候,却丝毫不提这一点。

“这位同学问的很不错。”

李景霖微微一笑。

旋即认真的开口回答道。

“音乐,不具备批判性!”

学生们面面相觑。

开始发懵。

“实际上,音乐,是一个载体,可以承载文化,思想,这的确是不假的,但你要知道,承载的这些东西,本质上不属于音乐,而是属于哲学向,或者文学。”

“音乐本身不具备批判性,但音乐作品具备!”

说到这里。

李景霖微微一笑。

“音乐是一种抽象艺术,其四大社会职能,是认知,教育,审美,以及实用功能。”

“音乐,是一种审美调节的工具,它可以极大的放大情感的因素,而能够放大情感,并且兼具了审美属性的这个功能,可以很好的去为文学思想所服务!”

“是的,音乐作品中所具备的批判性,是来源于文学的,而在音乐作品中,音乐,是文学内容的一个载体,一种不同的表现形式。”

众位同学们恍然。

不由得连连点头。

这么一解释,很多东西便清晰明了了起来。

以往,为了考试,背课文,读死书的情况,的确是不可避免的。

比方说.

XX的XX作品很经典,必考。

那么,自然会有很多学生开始看各式各样的解析。

但有时候往往比较容易忽视本质。

学生这么一问,李景霖这么一解答。

很多脉络便清晰无比。

像是一些比较明显的承载方式,是最好理解的。

比方说,歌剧,音乐剧,或是歌曲。

都是带歌词的。

想要具有一定程度的批判性。

基本全是由歌词来承担。

在这样的情况下,音乐,是文学的载体。

而有些不太明显的

比方说,著名的小提琴曲,《梁祝》,就用一种十分浪漫主义的表达方式,描述了包办婚姻所引发的悲剧,具有批判性。

虽然。

这部小提琴协奏曲是没有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第一章 奇葩的面试发布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