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玄送别姜子牙,又与南极仙翁道别后,便架起土遁,离了麒麟崖,一路往东南方向,往自家洞府赶去。
玉京山,真个好山!
只见那丹崖怪石,削壁奇峰;又有那彩凤双鸣,麒麟独卧。且山峰头时有金鸡啼鸣,林木中又有寿鹿仙狐,树上有灵禽玄鹤。
山中瑶草奇花终年不谢,林木青松和那翠柏长青,仙树上挂满仙果。
太玄降下遁光,落于洞府门口。
这时有一童子,正在洞门前玩耍,见太玄落地,喜道:老爷回来了!
太玄道:童儿,你师兄可在洞府?
那童子回道:启禀老爷,胡生师兄不在洞里,师兄在后山练习老爷离山前所传的枪法。
太玄听了,脸上抑制不住的笑意,道:如此甚好!童儿且看好门户,贫道且去后山一观。
说罢,太玄径直往后山行去,太玄既不腾云,又不驾雾,亦不使用五行遁法,仅仅是徒步而行,却仿佛是一步千里,很快便消失在洞府前。
这确是太玄参悟五行大道,明悟衍生的神通——缩地成寸。一步便是十里,运用到极至甚至可以一步百里、千里。
真个是:
不用乘骑与驾舟,
五湖四海任遨游。
大千世界须臾至,
石烂松枯当一秋。
真个是尽显玄门妙法,仙家风范。
太玄缩地成寸,很快便来到后山,但见一模样少年的道童,正在那里使枪。
那道童年约十七八岁的模样,生的唇红齿白,眉清目秀,面如满月,丰姿俊雅,端的是仪表不凡。
这道童手中一杆枪,使得甚是齐整,密不透风,又变化多端,端的是毫无破绽。
这枪法,正是太玄所传仙家秘法,内藏无穷奥妙,是上阵杀敌、护道防身之紧要。
太玄手抚仙须,满面含笑,十分满意,忍不住的赞道:徒弟,你这枪使得甚是了得,已尽得枪法奥妙,足以会天下英豪啦。可见徒弟你日常功课勤勉,贫道甚是欣慰。
这道童正是太玄弟子胡生。
要说这胡生,来历也是非凡,其本是昆仑山上一葫芦灵根所出。
当初太玄仙道初成之时,游览昆仑山景,在一处崖边偶然遇见一株葫芦藤,葫芦藤上结一颗葫芦。只是当时葫芦藤叶片枯黄,藤蔓枯萎,一时未见其灵异之处。
只是太玄即将离开时,忽的感应到葫芦里面有灵机波动,太玄好奇之下,上前抚摸葫芦,发觉葫芦里面蕴藏灵识,才知道葫芦里面已经孕育生灵。
只是成也生灵,败也生灵。
葫芦藤灵性被葫芦里面孕育的生灵吸取,已伤本源,现下已不足已孕育,导致葫芦藤不断枯萎,葫芦里面生灵亦无法孕育、成长。
太玄知道了葫芦藤前因后果后,联想到后世的葫芦兄弟,一时新奇,便施展法力,将葫芦藤移到麒麟崖,用九天息壤栽种,并求取掌教老师元始天尊宝瓶所盛的三光圣水,亲自用圣水浇灌。
如此,葫芦藤重新焕发生机,并且灵性大增,葫芦里面的生灵也于十年前出世。
因是灵根所出,且受九天息壤与三光神水滋养,此子一出生便身具数种神通。先天便是金刚不坏、力大无穷、且大小如意,且能控水和弄沙。
这水乃是三昧神水,人若被其水溅出一点粘在身上,顷刻化为血水。纵是神仙,亦无术可逃。
这沙乃是三昧神沙,这沙一经使出,上不知天,下不知地,中不知人。若着人、仙之身,如利刃噬体,立刻骸骨俱成齑粉。纵然他是神仙,遭此也不能逃。
且随着此子以后功行增长,神通亦愈发强横。
太玄见此子如此了得,喜不自禁,便携此子见掌教老师,拜了祖师,收入自己门下。因是葫芦孕育,太玄便赐此子胡生之名。
太玄一个是怕误了自家弟子胡生的天分,再者,又想到玉鼎真人门下弟子杨戬神通,于是又从掌教老师处求得九转玄功妙诀,传于胡生。
自此胡生勤修苦练,功行日渐增长,神通亦越发了得。
胡生听见自家老师夸赞,便停下枪,来到太玄身前,拜道:弟子拜见老师,老师圣寿。
太玄上下打量自家弟子,见其神光内敛,满意的点点头,道:徒弟,且随我到洞府。
师徒二人进了洞府,玄元洞天,真个好洞天!
翠藓堆蓝,白云浮玉,光摇片片烟霞。虚窗静室,滑凳板生花。乳窟龙珠依挂,萦回满地奇葩。又有那一竿两竿修竹,三点五点鲜花。几树青松常带雨,潺潺瀑布涧边悬挂。
真是:烟霞常照耀,祥瑞每蒸熏。
太玄对胡生问道:徒弟,贫道传你的神通妙法,习练的如何了?
胡生见自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