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贾珠就去上朝了。
太和殿内,文武群臣分列而站,等皇帝于龙椅之上坐定之后,群臣山呼万岁,然后朝议开始。
朝会刚开始时与往常一样,讨论的都是一些国内各地发生的事情,然后群臣给出意见,皇帝做出决定。
今日的朝会,与以往也并无什么不同,只是在接近尾声的时候,出现了变故。
“臣有本要奏。”一位身着红袍的官员出列说道。
“何事奏来。”
“臣要参定北侯贾珠。”
听闻此言,贾珠是一脸的迷茫,自己刚回京城,什么事情也没有做,怎么平白无故就被参了呢。
“你要参贾珠何事啊?”皇帝问道。
“臣要参定北侯贾珠,因个人私事,累及朝廷军队伤亡惨重,请圣上裁决。”
听到此处,贾珠也在朝班之中站不住了。
“大人此言从何说起啊,我才刚回到京都,在外办差期间也未曾做出任何有损朝廷的事情啊。”
“定北侯夫人李寒衣,曾与青城山赵玉真有旧,贾侯娶亲却不曾解决此二人的关系,以至赵玉真下山寻找李寒衣,导致我驻守军队死伤无数,此事难道贾侯不给朝廷个交代吗?”
“此事虽是由赵玉真一人犯下的罪过,与我贾府也确有一丝干系,我贾珠不会逃脱,受伤军士医治的费用我贾府掏了,另外本侯必定将赵玉真拿下,交由陛下处置。”贾珠做出了保证。
龙椅上,皇帝点了点头,开口说道:“那好,此事就按贾侯说的办吧,但既然朝臣对此事有意见,那么此事朝廷就不再派出增援了,就由你侯府自行解决吧。”
“臣等遵旨。”
然后,皇帝身边的近侍,高声唱到:“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等了一会儿之后,见无人再出列奏事,皇帝点头之后,内侍又唱道:“退朝。”
群臣山呼外岁,待皇帝离开之后,群臣也缓缓的走出了大殿。
贾珠刚离开大殿就被几位相熟的勋贵给拉住了,与几人寒暄一番并约定过几日一同喝酒之后,这才离开了皇宫,返回贾府。
回到贾府,便有门房告知直接来到了荣禧堂。
荣禧堂上,贾母高坐堂上,李寒衣和林黛玉一左一右的陪坐在身旁,其余人依次坐在两旁,贾宝玉也在坐,此时正坐在最末端,现在的贾宝玉已经懂得了男女大防,不再像以前一样在这内宅女儿之间厮混,见到贾珠到来,除贾母外其余人都起身见礼,贾珠还礼之后,就各自安坐然后继续之前的说闹。
林黛玉先是起身对着贾珠行礼道:“此次小妹病重,还要多谢大哥哥出手相救,不然的话,我恐怕就难逃这一劫了。”说完就对着贾珠又行了一礼。
贾珠连忙扶起了她:“妹妹太客气了,咱们都是一家人,我出手救你本就是理所当然,妹妹不必太过在意。”
“只是,妹妹往日虽然身子一直都不大爽利,可也不像这次这般要命啊,不知这次是遇到了什么事情呢?”贾珠向林黛玉问出了自己的疑惑。
“我虽然一直都不大好,之前也都是靠汤药吊着,可也从来没像这次这般严重过,今日我向那日来为我诊治的御医询问了情况,御医说是我忧思过度,引发了旧疾,以至百病攻心,险些丢了性命。”
“若是如此,以后妹妹凡事还是要看开些为好,这次可把祖母吓坏了。”
“大哥哥说的是,以后我必小心,绝对不会再像这次一般了,哪怕是为的祖母我也要照顾好自己的身子。”
“好好好,这才是祖母的好孙女。”贾母高兴的拍了拍林黛玉的手。
“不知,林妹妹在忧思什么事情,不妨说出来,我们大家也好给你出出主意。”贾宝玉说道。
“这.......”
“若是妹妹不方便说也无妨。”
“并不是不方便说,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只不过是我太思念我母亲了。”
听闻此言,贾珠沉思了起来,思考了一会开口问道:“姑母已经离世多年,想来妹妹应该已经习惯了姑母不在身边的日子,为何会在近日因思念姑母而忧思成疾呢?”
“大哥哥说的是,我本已经习惯了母亲不在身边的日子,以往也不怎么想念母亲,可近些日子,东宁郡主一直说我母亲的事情,所以,我就突然之间很想念母亲。”
“哦~,东宁郡主吗,可是皇二子肃王的女儿。”贾珠问道。
“正是。”林黛玉回道。
“你怎会与她相识,她又怎会提及姑母之事。”贾珠继续问道。
“那日我去胭脂铺买些胭脂水粉,遇到了东宁郡主,她也在那儿买胭脂,看到我在挑选胭脂不知该选哪个好,她便过来帮我挑选,然后她又给我说了很多挑选胭脂水粉的方法,接着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