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高呼:“恭贺陛下,我大离万胜”,离元帝激动地对着身旁的是从大声呼喝:“快,快,快宣。”不一会儿,带着捷报的士兵便被带到了大殿之上,“启奏陛下,离莽边境之战,我军大捷,骠骑校尉贾珠率一万龙骑军大破北莽主力,斩首三万余级,俘虏五万余人,余敌大败而逃,退出两国边界五百里,我军大捷。”
离元帝命侍从取来战报,仔细的看着,越看脸上的笑容越大,虽已听人汇报过战况,但仍觉的激动不已,“好,好,好”离元帝连喝三声好,“不愧是先荣国公子孙,不负祖上盛名啊,也没有辜负朕的期望,”说完,便看向陛阶下的群臣:“今骠骑校尉贾珠,大败北莽来犯之敌,将北莽大军几乎尽数歼灭,如此不世大功,不可不赏,朕要重重的封赏贾校尉,诸位以为如此大功当如何封赏才好。”说完,便扫向陛阶下的众臣。
“陛下,臣以为贾校尉之功,功盖当世,当封县公,“首先开口的便是与贾家交好的四王八公中的南安郡王,其余武将也是纷纷出声附和:“陛下,臣等请封贾珠县公。”虽说按贾珠的功劳是不足以封公爵的,但四王八公都是自己人,武将们也都想以后自己立功了,也可为自己多要点功劳,所以便都不遗余力的为贾珠请功,再说了,即使是皇帝不愿意给公爵,但也不会降太多,总不能我说给公爵,您却给的子爵或者男爵吧,所以说之所以要这么高就是为了留下讨价还价的余地,别看这些武将一个个看着长得五大三粗的,人均八百个心眼子。
“陛下,万万不可呀,陛下,”皇帝还没有开口说话,就听到下面有人大喊:“陛下,贾校尉虽有功,但功不至封县公啊,况贾校尉年轻历浅,若贸然封此重爵,恐朝野上下不服啊陛下,望陛下三思啊。“说话之人,乃当朝宰相,文官之首张巨鹿,此人老谋深算,工于心计,屹立三朝不倒,在朝中威甚重,朝中半数以上的官员都是此人的门生故吏,所以此人说话分量十足,即使是皇帝也不得不甚重考虑。
听闻张巨鹿反对,文官们犹如找到了主心骨也都纷纷附和:“请陛下三思”,武官们则是对着他们怒目而视,暴跳如雷,毕竟都一帮舞蹈弄棒的武夫,人均就没读过几本书,耍嘴皮子又如何能够耍过这些牙尖嘴利的文官呢,况且这本来就是他们要的太高了,不占理,所以也就全部都是大声吆喝着,也不管说的是什么了,反正我声音大,我就有理,他们还瞪大了自己的眼睛怒视着对面的文官们,以此来表达自己内心的不满,更显的吓人了,如若现在不是在金銮殿上的话,恐怕这些武官们早就拿沙包这么大的拳头往这些文官身上招呼了吧,非得要让这些只会耍嘴皮子的文官们体会一下什么是匹夫一怒,血溅十步。
离元帝虽然也被吵得心烦不已,可这是维持朝廷平衡的必然,不得不忍着,再说每次都是这样,皇帝也早已习惯了,随着时间的流逝,双方的争吵依然没有要结束的意思,离元帝无奈只好叫停这场有可能会无休止下去的争吵:“好了,朕意已决,骠骑校尉立有大功,不可不赏,但又念其年幼,故封骠骑校尉贾珠定远侯,食邑万户,赏千金,拟旨吧。”皇帝一锤定音,为这件事画下了句号,群臣高呼:“吾皇圣明。”自此,贾珠封爵之事,也到此得出定论。
下朝后,大臣们一边互相闲谈着一些无关紧要的事一边向着殿外走去,大家都想着恭贺一下贾政,巡视一圈却不见贾政的身影,一人高喊:“在那”,众人循着此人的指向看去,才发现贾政贾大人早已离宫门而去,众人相视一笑:“这个贾大人呐,还真是归心似箭啊。”说完便都哈哈大笑起来。贾府门前,贾政匆匆赶回,才一走到门口便招呼吓人赶紧去请所有族人前往荣禧堂,自己则是急匆匆的向着荣禧堂走去。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