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54年。
安禄山为了自己的狼子野心,一口气向唐玄宗李隆基提供了一份长达十页,人数达500之多的将领提拔名单,2000多名中郎将名单。
事情传开之后,长安城内上至宰相、下至平民,都认为安禄山肯定会造反。
只是不确定他会再什么时间造反,然而身为大唐皇帝的唐玄宗对此却毫不在乎。
他认为流言都是谣言不足为信。
李隆基第三子坐不住了,他要劝谏。
三年前,林云高考期间阴差阳错穿越到了唐朝,成为了李亨。
熟读历史的他,早早就做了准备。
奈何安禄山成为杨贵妃的养子之后,李隆基对他很是看重。
期间无数次的进谏都没有得到认可。
如今造反之心昭然若揭,李亨准备死谏,不然大唐就要完了。
“来人啊!将我的棺材抬出来。”
小太监站在原地,看着李亨欲言又止。
“有什么话尽管说。”
“那奴才就说了。我看您还是不要去,每次去都会惹得皇上很不高兴,这对于您以后争夺太子....”
“哼!”
小太监赶忙下跪道:“奴才该死,奴才该死。”
“好了,再敢乱语绕你不得。”
李亨眼神凶厉的看了一眼,站起身道:“抬上棺材,与我觐见父皇。”
漆黑的棺材从侧房抬出,显得诡异而又可怕。
李亨面露坚决,走在前方。身后跟着四名侍卫,身披白褂,分布在棺材的四个角。
兴庆宫。
一位身着霓裳羽衣,头戴金色发冠翩翩起舞的女子正是杨玉环。
李隆基坐在高处,手拿白玉黄金制成的酒杯,嘴角上扬,眼睛有神,好不享受。
“爱妃快来。”
杨玉环纱巾遮住半边脸,白皙的右腿向前抬起,羞涩的看向李隆基。
李隆基哪能经住这等诱惑,左手颤抖的从衣袖中拿出一个白色的小瓷瓶,揭开红色的塞巾,从其中滚落出一颗红色的小药丸。
“啊~皇上!”
见到红药丸,杨玉环颠痴一声。
拿起药丸快速的放入口中,一杯烈酒将药丸送入食道。
“爱妃还不快来?”
杨玉环挪步而来,李隆基见状快速起身,向前拉住她的手,轻轻的用力,将其抱入怀中。
左手强而有力的去拉杨玉环腹部的丝带,右臂松开她的身体,朝着胸前的衣服而去。
“父皇。父皇。”
“太子,太子你不能进去。”
“滚开。”
面对李亨强大的气势,又碍于其是皇子,即便他是皇上身边最宠的太监也被吓的下跪。
“您真的不能进去。”
“父皇,父皇。”
“谁啊?有事明天再奏。”
兴致满满的李隆基被打断,浑身气血翻腾。
“儿臣李亨,有要事今天非奏不可。”
“滚。”
“太子,您还是回去吧!皇上生气了。”太监似笑非笑的说道。
“哼。”
李亨大步上前,太监想要拦截被其带的侍卫阻拦了下来。
吱呀!
宫门被推开。
衣衫不整的杨玉环此时正被压在下面。
“啊~”
“放肆。”
李隆基彻底怒了,自己不传,竟然闯了进来。
李亨见此情形,心中也是暗道不好,双腿下弯跪了下去道:“父皇儿臣却又要事。”
李隆基站起身,示意杨玉环离去,眼神凶厉的看向李亨,“如无要事,看我怎么治你的罪。”
“安禄山造反之事昭然若揭,父皇你为何不制止?”
“你是说提拔之事?”
“正是。此次提拔如此多的将领,您难道就没有一丝怀疑?”
安禄山被张守珪收为养子,结果在一场战争中由于轻敌而导致全军覆没,您看在张守珪的面子放了他。
后来他官至平卢节度使,觐见之时谎称营州闹蝗灾,装出一副尚未开化的戎狄和粗俗不堪的武夫样子,致使您将权力下放。
“这和造反有何关系?”
天宝六年,安禄山再次觐见,再次提示自己是胡人愚蠢。
谁都能看出,安禄山这是政治投机,您难道看不出来?
746年天宝五载七月第一次出宫,747年天宝六载正月安禄山兼御史大夫杨玉环收安禄山为养子,748年天宝七载六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