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习惯性的将人类历史最长的东周时代,划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春秋的时间是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后476年,在这294年里,周室暗弱,诸侯崛起,出现了脍炙人口的五霸传说,齐桓公高瞻远瞩,晋文公忍辱负重,楚庄王问鼎中原,秦穆公拓土千里,宋襄公假仁假义。
每个人的故事都很精彩,穿插起来,就贯穿了一个完整的东周前半部分历史,正是这些人,让史书精彩,焕发浓郁书香。
战国一说,来源于西汉刘向所著的《战国策》,而战国和春秋的主要区别,却是在政治、文化和经济上,为了后面故事的流畅,笔者试着替大家分析下。
首先,周王这个大哥地位一落千丈,在诸侯的眼中,已经是个傀儡了。春秋时代,诸侯还都打着尊王的旗号,敢于称王的只有地处蛮荒之地的楚国,而到了战国,称王之势是争先恐后。
第二,集权统治的建立,春秋时代的各路诸侯,都采用了分封制,造成了国中有国乱七八糟的局面,战国则建立了郡县制,让政权更加统一。
第三,通过不停的战争,周武王乃至后人所分封的一百多个诸侯,或是被灭国或是被吞并,强国的集中度越来越高,直到最后就剩下一个大秦帝国。
第四,随着人类文明的自然进步,生产力在逐渐提高,人们懂得了使用牛来耕田,使用铁器来劳作,小农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人们,都富了起来。
以上几点,在诗经、离骚等伟大作品中,都有唯美的体现。
该铺垫笔者铺垫完了,就开始浪漫的战国之旅。
卡尔冯克劳塞维茨在他的名著《战争论》中说,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战争是流血的政治。
在战国的前夜,伟大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打造了一个庞大的晋国,清代有个学者叫全祖望,他曾经这么评价道“齐一而晋四也”,就是说春秋五霸中,晋国一国就占了四席。
疆域大概在现在的山西省全境、陕西省东部和北部,河北、河南、山东省的一部份,内蒙古的全部。
这么大的面积是怎么得来的呢,百余年的时间,晋国吞并了蓐国、姒国、黄国等数十个小国,后世的人为他叹息,说如果他能够保持统一,那么就没秦国什么事了。
但是,如果就是如果,世上没有什么如果,如果有,那么好多故事就将不再精彩,好多事件就无法改变成电影。
譬如,赵氏孤儿。
却说,伟大的晋文公死后,他的儿子襄公在位七年也去世了,襄公临死时,将几个大臣叫到了身边,分别是上卿赵盾、太傅阳处父、大夫狐射姑、先蔑、荀林父等人,等人到齐了,襄公立下遗嘱道:“寡人时时刻刻想着如何让晋国强大,所以多年征伐,可惜现在不行了,太子夷皋年幼,请诸位好好辅佐他,让他成为一个合格的君主。”襄公拉着赵盾的手掉下了眼泪。
此时,赵国执政的首席大臣为赵盾。
姓名:赵盾,
别名:赵宣子
性别:男,
父:赵衰
主要贡献:法治晋国,削弱君权
评价: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赵盾作为一个评价如此之高的大人物,在侍奉三代君主后,权倾朝野,他的一举一动都是晋国的风向标。
所以在襄公死后,遗言是遗言,但是立后这件事大家要看他的脸色行事,他首先否定了襄公的主张,他是这样认为的:“现在晋国正是发展期,不能立个孩子为国君,所以我建议立公子雍为君。”见他这么说了,大家也推出了自己的人选,狐射姑说:“公子乐年纪也长,现在人在陈国,陈国和晋国关系好,而且公子乐的母亲最受晋文公宠爱。”
赵盾嗤之以鼻。“不仅文公宠爱,怀公还宠爱呢,这是好事么,这分明是淫乱。”
原来,公子乐的母亲乃是秦穆公之女,长的天香国色,妖媚异常,先是给晋怀公为妃子,也就是晋文公的侄媳妇,后来,文公继位后,也将她纳为妃子,非常宠爱,并生了这个公子乐。
见赵盾这么说,与公子乐私交很好的狐射姑也有些脸红。
此时,参加接班人竞选的主要是这么几位了,第一位是太子夷皋,优势是法定继承人,劣势是还是个幼儿;第二位是晋襄公的弟弟公子雍,优势是年纪大懂事,劣势是目前在秦国当人质,而且秦晋的外交关系很紧张;第三位是公子雍同父异母的弟弟公子乐,优势是和狐射姑关系好,劣势是母亲的绯闻让大家瞧不起他。
赵盾接着说道。“这公子乐在陈国,陈国小国,对晋国没有任何帮助,只能受晋国的庇护,而秦国是大国,公子雍长年的旅居秦国,如果立他为国君,会缓和秦晋两国的外交关系。”
其他几位大臣见首席大臣赵盾确实是从晋国实际情况出发,这么一对比,公子雍确实是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