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军就地扎营。
朱棣的军帐刚扎好,便有手下通报,宁王前来相迎。
朱棣连忙又整了整着装,带着朱朱走出军帐,亲自迎接。
在朱朱的脑海里,对宁王几乎没什么印象。
毕竟,朱元璋的儿子们那么多,自小和宁王也没什么交集。
只隐约记得,宁王皮肤白皙,身形高大清瘦。
跟着朱棣走出账外,远远的便看见一众人马,款款而来。
最前面的一匹高大骏马上,坐着一个身形壮硕,皮肤黝黑的男子。
另有一群官员拥簇在旁边。
在他们的身后,浩浩荡荡一群士兵。
士兵们推着一辆辆二轮板车。有的车上载着一袋袋粮食。
有的车上,装着的是宰杀好的牛羊。
还有的,堆着一罐罐飘着香气的烈酒。
等到靠近,队伍最前方的马上,那名皮肤黝黑又壮硕的男子跳下马来。
远远呼喊道:
“四哥辛苦了!”
朱棣听了也热情相迎:
“哈哈,十七弟有劳、有劳。”
什么?
这又黑又壮的人,竟然就是宁王朱权?
朱朱觉得有些不可思议,这形象跟自己脑海里原先的朱权,完全是截然不同的两人。
朱权三两步上前来,紧紧握着朱棣的手。
两人亲切相拥,互相寒暄着离别多年的衷肠。
说了半日,朱权这才看见一旁站着的朱朱。
不由得瞪大双眼,惊讶地询问朱棣:
“你怎么把小弟带来了?他不是......”
朱权犹豫着,后面的“傻子”二字,克制着没说出口。
朱朱却不管三七二十一,上前也像朱棣那般一把抱住朱权。
使劲的拍了拍他的后背,不过他可不像朱棣那般客气寒暄。
直截了当的说道:
“哥,才几年不见,你怎么变得又壮又黑?我都快认不出你来了。”
朱朱的话一说出口,朱权愣了片刻。
朱棣生怕朱权生气,笑着解释道:
“诶~十七弟,你知道的,朱朱他......”
虽然没直接说朱朱是个傻子,但是朱棣用手指头指了指自己的脑袋,示意朱朱的脑子这不如常人。
朱权哈哈大笑,爽快说道:
“我这傻小弟,虽然像个孩童,可说话也是快人快语,我倒是喜欢。
说完,又“哈哈”仰天长笑,说道:
“这两年,奉父皇之命在此镇守。
总是要防蒙古人来偷袭,整天骑着马东奔西走。
这里太阳又烈,风吹日晒的,自然黑得快。
至于我这身腱子肉,全都因为这儿的饮食习惯和我们京师大相径庭。
南方饮食精致,这里简单粗暴。
不是牛肉就是羊肉,大口喝酒,大口吃肉。
所以这两年才养得一身膘啊。”
朱朱知道宁王朱权是个狠角色,便连忙恭维道:
“皇兄七尺男儿黑了更好看,身体壮实显得威武。
不像从前那般看起来弱不禁风。”
听得朱朱口中说出这番恭维的话,朱权倒是十分受用。
要是旁人说,他还觉得是在恭维。
朱朱是个傻子,从他口里说出来,显得格外真实。
朱权不由得喜上眉梢,开心说道:
“四哥,你看咱这傻弟弟,人虽傻些,可倒是讨人喜欢。”
朱棣见朱权被朱朱三两句话,说得心情大好,也开心的应道:
“可不是吗?这次我要远征,他非要跟过来。
你是不知道,这小子虽然心智像个娃娃。力气倒是大的很。
我心想带他过来体验体验军中生涯,学点作战经验,也未尝不可。”
一阵礼貌寒暄过后,朱权命前来慰问的队伍卸下粮食和酒肉,设宴款待远道而来的燕王部队。
酒过三巡,朱棣开始询问朱权,一些军事情况。
朱权叹了一口气说道:
“我在这儿与蒙古人多次交锋,发现他们不光勇猛凶狠,还非常奸诈。
有一次我们在路上,发现了蒙古人侵扰后仓皇逃离的踪迹,好似溃败不堪,来不及收拾。
当时我也没有多思虑,便率领一队轻骑穷追不舍。
谁知道他们在前方竟然设了埋伏,那次血战,我差点命丧于蒙古人刀下。
所幸的是,最后终于杀出血路,才得以保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