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便忘了这茬,躺在床上参悟那套咏春三十八意。咏春意拳是源自于南少林,招式不模仿动物,身法也没有金木水火土五行的说法,重在力、形、位、神,相互融合统一。
壹意:只谈线位,力与角度;同门技力,四位三度;咏春意只谈中线原理,桥马位置,用力的方法以及角度,同门黐手过手,只分四个攻击位置:即左上门,左下门,右上门,右下门。和力由地起用如摊,借重力出用如伏,用腰马横劲用如膀手,组成三个维度。
贰意:以弱胜强,始是功夫;内外相消,并无绝招;咏春意是以巧力攻蛮力,最终只有技术取胜,内外门相互配合,没有所谓的绝招。
叄意:蓄劲似蛇,发劲似猫;朝形似鸡,阴阳发力;用三种动物来说明咏春意用劲的方法,绝对不是模仿动物的意思,虚实之力要配合好。
肆意:不行心意,只用精神;来留去送,甩手直冲;不要用心神头脑去想招式,只要精神集中,让双手自己出招,来的拳留住,对方之拳若收立刻伸张。
伍意:梅花五点,手脚互通;门分内外,线有死生;斜方进退如走梅花桩,手脚要互相配合好,打的时候分内门和外门,打的路线有生有死。
陆意:劲发六合,力从地起;发劲在腰,出招在膊;劲力有六合,脚传地力,腰马合一,肘底出劲。
柒意:力未还原,切忌出手;寸内发劲,力有对错;力由曲蓄,若未归中,不可出手,在短距离之内发劲,分力打对冲与错位消打。
捌意:发尽散尽,散尽发尽;力有八种,当知分别;劲力发出去就要散开出去,散出去就得将招式发出去;力学有八种,得知道其分别用处。
玖意:真假虚实,蓄谷松散;线有安危,主分内外;八种力分:真力,假力,虚力,实力,蓄力,谷力,松力,散力;而人体的线有安全线与危险线,归纳为内门线和外门线。
拾意:顶位定位,得不追手;拳入三关,任我行走;在打时顶位让对方无法发力,定位打击对方中线,目标在于对手要害而不在手;拳入对方三关“手腕开始到肩膀的三个关节”时,对方中线已经可以任我们去打。
拾壹意:马有五败,十者九坏;演挟跪撑,摊身最惯;马法有五种典型错误,马法出错就无法出劲;无拑膝力,开马太挟,跪膝,外撑都是借了,身形不正是最典型的错误。
拾贰意:敌手行桥,必须落马;蹬腰作势,为抢内门;敌手桥手要走,需沉桥落马;蹬腿时要有腰做势,是为了抢攻对方内门。
拾叁意:上不过膊,中不过争;下三路手,以脚消脚;两手的摆放,上不过肩膀,中不过手肘,下三路手,以脚消之。
拾肆意:摆放有威,打须有势;三角朝形,线守分明;摆放出招架势时要有威,打时要有势;三角朝形的架构,打击线和防护线显得很是明显。
拾伍意:桥行中线,指尾垂地;正身子午,侧身争底;桥上走中线,尾指最好垂地;正身朝形子午锤,侧身对敌肘与掌。
拾陆意:两点之间,直线最短;里帘必争,高接低攀;两点之间,只有直线最短:内门比相争,高处攻击要由其下接,低位攻击要尽力攀越黏打。
拾柒意:转马朝形,以圆化直;拳有三尖,掌有三角;追形时要转马去追,防守时要利用圆形结构的特点去化解直线攻势;拳掌发力各有三处地方。
拾捌意:有身打身,无身打颈;怕打终打,贪打防空;有身时打身,无身打时打颈;怕打的最终还是要打,贪打的要注意防范自身中线漏空及重心的变化。
拾玖意:以攻为守,以守为攻;追形接打,变化无穷;攻击就是防守,而防守却是为了攻击;咏春意的追中线,变化让人摸不定。
贰拾意:三桩三拳,步法身全;地脚梅花,木人红船;桩势有三,即二桥上势和左右偏马步消打,三个拳法即小念头寻桥标指,步法身法齐全。
贰拾壹意:念头主手,寻桥打手;追形之始,求诸标指;小念头拳法在位置方向均正确的情形下朝行劲劲,寻桥练习接打;追形之时,要配合标指。
贰拾贰意:旁边辅助,箭槌八种;走马斜角,幡龙跳跃;接上,旁边协助,子午拳有八种;走马上步要走斜马,跳跃要轻巧。
贰拾叁意:固定标步,半全起脚;练力之法,阶段五重;固定好路线就立刻上步,敌人起脚,在其离地一半时截击;练力的方法,阶段有五重。
贰拾肆意:松沉稳劲,清脆玲珑;先松后紧,再紧后松;只有松沉之劲,才能清脆玲珑;打时手桥要松弛,打下要绷紧,收招要回覆松弛。
贰拾伍意:松松紧紧,循环不穷;邪行仇念,正用精神;接上,只有这样才能让对方捉摸不透;对敌时以仇字为诀,但是却得正用精神。
贰拾陆意:假想有敌,不可用心;意投于外,一点精神;练习时要假想有敌,但不可用心;如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