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北朝的习俗,每年的上元节,大街小巷都会挂上五颜六色的纸灯笼,阿爷阿娘也会给孩子们用竹子编一个灯笼来,然后在灯笼上画上喜庆的图案,孩子们挑着灯笼上街玩儿的时候就不会遇到邪祟;还有成双成队的恋人们在石桥下放河灯祈求相守一生。除此之外,街上还有吹糖人的小贩,表演西域秘术的黄毛商人,还能逛灯会,猜灯谜好不热闹。
白芷一想到街上如此热闹,自己却只能呆在这又大又无聊的相府中,心里就拔凉拔凉的。
白芷嘟囔着:“上元节一年才一次呀,怎么……可以错过这个热闹呢?不行,我得再去求求额娘。小桃,把我的前几日绣的荷包拿出来,我要跟额娘请安。”
“小姐,是这几个荷包吗?”小桃端着几个绣得拧巴的荷包上来。
白芷挑了两个自认为还不错的荷包揣进袖子里,等不及小桃帮她穿好外衫,便急着出门跟母亲请安去了。
“小姐,您慢点走,等等奴婢。”小桃碎步小跑着跟在白芷后面。
白芷拉着小桃说“再慢就来不及了,我要在天黑之前拿到母亲的手信,不然可就赶不上上元节的灯会了。”
“姑娘,夫人在诵经,莫要进去……。”春晓话还没有说完,白芷便已经冲进了房里。
“额娘,白芷跟您请安。”白芷见额娘在诵经,自觉把声音降了几度。
“你这丫头,整天冒冒失失的。早晨不见你来请安,傍晚倒是想起来请安了。”顾夫人将手里的香烛摆好,转身说道。
白芷上前挽着顾夫人,撒娇道:“女儿前几日绣了几只荷包,想让额娘瞧瞧。”
顾夫人看着手中绣的歪歪扭扭的荷包,叹了口气:“这腊梅绣的虽不够生动,但这荷包的配色倒还不错,较上次你带来给我瞧的做工好了不少。”
听到额娘的称赞白芷高兴极了,扑到额娘怀里撒起了娇:“既然女儿绣品有了如此大进步,可否向额娘讨个赏呀。女儿今晚可不可以去逛逛上元节的灯会呀?”
顾夫人看着怀里的小人眨着水汪汪的大眼睛看着自己,拒绝又于心不忍,答应又实在不放心,左右为难之际,白芷又扯着额娘的衣袖撒起娇来。
“额娘,你就让我去嘛,堂堂丞相府家的大小姐满京都的人谁敢欺负我。如果有就让爹治他们的罪,就让我去一次,好不好嘛额娘?。”
顾夫人将白芷半搂在怀中,“我这姑娘啊,何时才能长大收心,别人家的小姐都身在闺阁,刺绣,琴棋书画样样都学的像模像样,怎么就我家姑娘偏爱舞刀弄棍,不愿意呆在府里。你爹说过眼下时局不稳,南国不断侵扰我北朝边疆,甚至派了细作来上京,特地嘱咐我这次一定不能让你出去逛灯会。白芷听额娘话,回房休息。”
白芷见额娘异常坚定便不再哀求下去。行了礼,便回房。
“小桃,把桌子上的马蹄糕给小姐送回房“。
“是,夫人“。小桃跪安后便回去侍候白芷,谁知刚把门打开就被白芷吓了一跳。“小姐为何身着男装,不会又要偷跑出去吧?不可以啊,小姐难道忘了上次女扮男装去醉青楼,差点被老鸨扣押,如果不是杨侍卫恰巧经过,小姐清誉不保啊。”
“你还说呢,上次要不是你找来粥糊给我粘胡子,我胡子怎么会掉?我又怎么会被发现?小桃,这次你放心我们就去逛逛上元灯会,不去什么危险的地方,我保证安全回府。”说玩还得意的把从母亲身上偷来的手信掏出来给小桃瞧。
“奴婢不去,夫人说了,时局动荡,小姐出去不安全。”小桃一屁股坐在椅子上不愿起来。
“小桃,你要是不去,我就罚你一个月没有马蹄糕吃。”说着白芷顺手把另一套暗纹男装递了过去。小桃撅着嘴十分不情愿的换上男装,跟着白芷一起拿着手信大摇大摆的出门去。
上元节街上果真热闹,白芷看着一堆人挤在捏糖人的小摊上,便拉着小桃也挤进去买了个兔子样的小糖人。转身又看到卖鬼脸面具的小摊,又连忙挤进人堆里,选了一个大花脸面具。本来想把面具戴上转身吓唬小桃。转头却发现小桃不在身后。
“小桃,你在哪呀?”白芷大声的喊起来。奈何人太多,一直往白芷身上挤,挤得白芷有点透不过气,隐约看到小桃的身影但定神看又消失不见了。白芷使出了吃奶的劲才挤出去,独自走到桥边大榕树下人少的地方等她。等了一会儿,仍不见人来无聊得她拿着树枝在地上胡乱画着。
突然听见远处有马蹄声传来,越来越近,不一会儿一队兵马便飞奔而来,领头的小兵扯着嗓子大声喊着“搜查南国细作,全部人都回家去,即刻宵禁。”
街上的人乱作一团,白芷也慌乱的躲到了大榕树背面。半个时辰过去了,仍不见小桃身影,天色已晚,寒意渐浓,白芷的肚子开始咕噜咕噜叫。这时一个身着暗纹的身影闪进了桥边小巷。
“小桃去那干什么?不是说好了大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