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兆尹,新丰县。
相传为西汉高帝定都关中后,因太上皇思归故里沛县而仿建。
后经过历代帝王扩建,休整。
如今已成为一处北控渭河,南依骊山的战略重地。
傍晚时分,残阳似血。
新丰城下,刀枪曜日,旌旗蔽空,被数万西凉军团团围定。
“紧赶慢赶,终究还是晚了一步!”
牛辅骑马越阵而出,望着城墙上飘荡的徐字大旗,叹了口气。
“入城劝降的使者怎么说?”
稍稍收拾情绪,牛辅侧首朝着一边的董越问道。
“将军,徐荣,胡轸这两个叛徒,是铁了心要给朝廷卖命。
我们的使者根本连人都没有见到,便被赶了出来!”
作为牛辅如今唯一信任的大将。
董越统领两万西凉精锐为先锋,提前小半日便到了新丰城。
原以为是徐荣,胡轸这两个老相识守城,新丰可以不战而下。
却不想,他几次阵前喊话,换来的都是一阵箭矢。
派去劝降的使者,更是连人都没有见到。
直将他恨得咬牙切齿。
牛辅听了微微诧异。
新丰守将是徐荣,胡轸二将,他并不觉得意外。
但说实话,牛辅并未放在心上。
毕竟历史之上,李傕,郭汜的大军一到,那胡轸便献城投降。
最后徐荣战死,新丰城轻易便被攻克。
这一次换成自己这个根红苗正的董卓势力继承者来。
没道理会遇到更大的抵抗啊。
他不知道的是,正是因为这次换成了牛辅领兵。
胡轸知其性格多疑,不能容人。
这才被徐荣说服,不敢临阵倒戈,响应西凉军反攻长安。
眼见着天色渐暗。
牛辅一时间也没有什么好的攻城之法。
索性便令大军后退五里,安营扎寨,待明日再战。
当晚,中军大帐灯火通明。
牛辅召集董越,董承等将议事,商议破城之策。
新丰城作为长安东大门。
此城不下,牛辅就无法安心的围攻长安。
否则便有腹背受敌的危险。
同样,牛辅也不能在新丰城下耗费太久的时间。
若不然等得各路诸侯反应过来,自己便会被勤王大军碾作粉尘。
只可惜,麾下诸将都是粗人。
苦思冥想,争执了半晌,也未想到好的破城之策。
就在众人一筹莫展之际,忽有一名亲卫急匆匆的走了进来。
“报……”
“启禀将军,辕门外来了一位先生,称是将军故旧,有破城之策献上!”
牛辅听的微微一怔。
一时间,他脑海里快速闪过几个谋士的身影。
贾诩,贾文和?
应该不是,对方现在还和李傕等人混在一起,商议着怎么对付自己。
李儒,李文优?
这个倒是有可能,想必以对方的智慧,应该可以在长安之乱逃过一劫。
但也不对,若是李儒来此,没必要藏头露尾啊?
可除了这二人之外。
似乎也就没有什么能和自己产生联系的谋士了吧。
片刻之后,一个青年文士在亲卫的带领下,走了进来。
“可是牛辅将军当面,在下有礼了!”
青年躬身一礼,从容不迫。
对大帐内诸将打量审视的目光视若无睹。
这人年纪不大,头戴黑冠,身穿褐袍,不过模样却很陌生。
“你有攻破新丰城的方法献上?”
牛辅沉声问道,并未去计较对方并不是自己的故旧相识。
“回禀将军,在下正是为助将军破城而来!”
青年文士抬头与牛辅对视,目光澄澈,言语间更是自信满满。
“好,若能破城,本将军重重有赏!”
牛辅大喜,直接给对方画了的大饼,匆匆的追问具体的破敌之法。
青年文士也不在意牛辅的小心思,开口道:
“将军若想下新丰,首要在攻心而不在攻城!”
“在攻心而不在攻城?”
牛辅喃喃复述一遍,随即眸光大亮,霍然起身,恭敬行了一礼道:
“牛辅失礼,先生果有大才,还请上座!”
青年文士坦然受了牛辅一礼。
随后走到座位前坐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