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1-33章 (1/2)

网上的舆论还在发酵,甚至矛头指向了所有守卫者,要求有更严厉的规则来约束这些实力强大的仙人。

随后XH日报刊登了一篇政界泰斗的文章,文中重申了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同时提出了针对目前的社会情况,法律中需要完善和修改的地方,并向全华夏承诺将尽快修缮相关法律,在新的法律颁发之前所有守卫者未经报备一律不准抛头露面。

这里面自然免不了图腾派的推波助澜,就像基准世界的五毛党一样,在各个新闻和帖子下面疯狂留言,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肆意抹黑为了华夏在浴血奋战的斗士,扬言这些守卫者啊门徒啊,其实比妖兽更加可怕。

他们指出妖兽没有复杂的智慧,也不懂得谋略,即便没有这些仙人,我们也可以依靠热武器对付它们。

但是这些无法无天的仙人就很难说了,如果想干点什么坏事,就像在楚州的地下城,那么可爱的小女孩,手无寸铁,那么多人看着,我们却没有办法阻止林非行凶。

当然也不缺少理智的声音,建议先调查清楚事情的始末再下定论,但很快被潮水般的五毛党淹没了。

这也最终促成了林非被罢免守卫者职位。

高层必须要平息这场风波,用林非换取时间做出应对和调整。

同时也让徽圣趁机打压了苏圣一手。

圣尊间暗潮涌动,图腾派蓄势待发,社会上各种言论铺天盖地,而此时的林非已经到了钟吾城。

钟吾,项王故里,平原辽阔、河湖交错。自古便有北望齐鲁、南接江淮、扼二京咽喉之称,又有“华夏文明之脉、江苏文明之根、楚汉文化之魂”之名。

脱下玄门的专属披风,林非换上了半旧的夹克衫、牛仔裤,里面还穿着紧身作战服。不得不说,这套作战服的设计者很可能参考了赛亚人的战斗服,所缺少的只是外面那件即使变成大猩猩也不会被撑爆的软铠。

新式作战服附加了很多功能模块,一个个内存条大小的金属块嵌在隔层里贴着身体各个部位,林非觉得怪异,所以依然使用的老款。

他现在算是名人了,百度热搜居高不下,新闻APP里到处可见相关报道。

关注度这么高,又是来找落花谷的晦气,林非不得已稍稍改变了一下容貌,混在前往马陵山旅游的人群之中,目的地泉潮律院遗址。

马陵山发脉泰岳,绵亘数百里,号称“八百里马陵”,新石器时代这里便是先民生活的重要地区,所以有“华夏文明之脉”的美名。

公元前341年,齐魏马陵之战孙膑胜庞涓于此,两大名将在此对决,马陵山在历史的角度一炮而红。

岁月如歌,转眼到了清朝,乾帝六下江南五次驻跸于此,留下了“钟吾漫道才拳石,早具江山秀几分”的诗句,御封此地为“第一江山”。

这里山势不高,却重峦迭峰,蕴幽藏丽。

走进山门,迎面可见一块巨大的扇形石块,上面镌刻“第一江山”四个大字,并有清乾帝御诗一首《麦》:“盼从冀兖寒迟茁,看到淮徐绿满田,第一江山春好处,十分梅柳色徒传,渐渐他日应藏雉,於今缕缕欲起烟,此是千家饼饵计,羽林驰骑戒纷填。”

只不过乾帝虽作诗甚多,但只见辞藻华丽却闻不到地气,所以没有哪怕一首入选过九年制义务教育,不知道乾帝泉下有知会不会觉得尴尬…

走了一阵到了位于五华顶北橡树林中的马陵山恐龙园,对这个地方林非多有腹诽,现代人做假古董和仿古建筑也就罢了,竟连恐龙都不放过。

再栩栩如生也不如放几副真真的恐龙骸骨更让人震撼,能感受到时间的力量和6500万年前人类祖先的呐喊。

又攀了一阵,便是五华顶泉潮律院遗址。

遗址,意味着曾被毁坏。

在历史上,这里是苏北鲁南地区的第一大禅林,曾有殿堂馆舍六百余间,僧人五百余人,从泉潮律院走出去的和尚到其他寺庙就可直接做主持,可谓佛教中的“中央D校”。

抗战期间,日伪怀疑律院藏了抗日志士,将这里付之一炬。

北方龙气重聚之后,泉潮律院也做了修缮和重建,但总是少了当初古刹林立、绝壁上大雄宝殿飞檐翘角的雄伟壮观。

关于五华顶有一个传说:

从前山东有个黑和尚,横行乡里,欺压百姓。建了一栋聚宝楼专门收藏宝物。后来作恶太多,民间怨气冲天,有路见不平的仙人把他那聚宝楼变成一只金凤凰,黑和尚追着金凤凰一直到了马陵山最高峰,金凤凰每停留一次就播种下一片红玫瑰,停留了五次后消失不见,当地人就把这座山叫做五花岭。

黑和尚无奈,在山上建了一个和尚庙,又在庙门上刻了一块匾,匾内镌刻“五华顶”三个字。传到后世,人们只知“五华顶”,不知“五花岭”。

时至今日,遍地的玫瑰不见了,但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第一章 奇葩的面试发布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