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第三十三章 废史立牧,皆为我控 (1/2)

樊丰的葬礼十分朴素,这件事在此刻的冀州,甚至算不得一件大事。

平定幽冀二州,死了太多人,可有太多的弟兄,倒在了前进路上。

相比之下,樊丰和他们也没有什么不同,张角只在当日下葬时到过,之后便一直窝在将军府内。

而樊丰的家人也在张角的授意下,也来到他的府邸居住。

巨鹿城的生产运动进行得如火如荼,田丰的忙碌自然不必提,就连臧霸这样的大将,也要下田赶着马耕地。

此去一月有余,幽州张纯因为张角挡在前线,倒也过得轻松,他深居北平广招兵将,如今已聚众十五万军士。

蓟城的汉室宗亲,鲁恭王刘焉,也终于站上了这个舞台。

刘焉任太常,位列九卿之首,掌宗庙礼仪,地位十分崇高。

身为汉室宗亲,刘焉也不得不关注天下局势变化。

如今天下各处,狼烟四起,叛军不断冒出。

一方面是出于自身安危,二是刘焉尚有野心存于胸中。

于是令张角颇为意外的一幕出现了。

公元185年6月中,刘焉向汉灵帝提出了‘废史立牧’的建议。

“刺史、太守卖官鬻爵,盘剥百姓,导致民心尽丧。”

“四方贼寇频繁而不能治!”

“理应用宗室重臣为州牧,凌驾刺史、太守之上,独揽大权,天下必可安定!”

恰巧此时有人弹劾益州此时郤俭横征暴敛,关于他暴行的歌谣四处流传,再加上又有百姓揭竿而起,杀了并州刺史张壹、凉州刺史耿鄙等等。

灵帝上朝与百官协商之后,也的确感觉这刘焉提出的方案可行。

但灵帝觉得可行的地方,便是利用宗室重臣去接管州郡,能加强他的统治权,于是便同意了这一方法。

刘焉要求亲自担任交州牧,灵帝也是一一应允了。

之后便是对各州牧的任命决定。

可当他的下属董扶前来,一句话就让他后悔了。

“主公,臣观那益州天子之气充盈,可是一片福地呀!”

“什么!”

此时的张角得知消息后,也是大感意外。

虽然是因为自己的存在,这片乱世历史才脱离了原本的轨迹。

但此时的东汉理应还不到举步维艰的地步,为何会同意‘废史立牧’呢?

直到张角望见李善言送来的公文,他才想起来。

东汉末年,汉室三名忠勇之将,已被他斩去两名,要说那付燮也算得上汉室武将里最后的荣光了。

可张角重生穿越至此,在无意之中提前开始了这真正的乱世!

这时田丰也知晓了汉室这一决定,当即甩下城内事务,带着臧霸等将士要来与张角商议此事。

“主公,那汉室宗亲刘焉要废史立牧,此事不可谓不大啊。”田丰道。

张角抬头一看,竟发现赵子龙也在其中,不过也没过多在意。

他是被田丰留下的,倒不是田丰违抗张角的命令。

而是张角那日特地让他去轰走赵子龙,而张角此前的那言外之意,田丰又岂会不懂?

“按照大汉的制度,刺史、太守是地方行政官,‘州郡不典兵’,是没有军权的,但东汉在之前平定黄巾起义时,授予了他们军权。”

“在这一定程度上架空了朝廷,导致汉室衰微。”

“东汉衰微的原因很多,如宦官当权,豪强门阀与中央集权的矛盾,朝廷对百姓的横征暴敛等,而压垮它的最后一根稻草便是这废史立牧。”

田丰大惊,立刻问道:“那这汉室为何还敢同意此事?那宗亲刘焉不是揣怀狼子野心?”

张角笑了笑,语气平淡道:“这也不是刘焉一己之力让灵帝同意的,毕竟东汉朝廷早就有了这个苗头。”

众人面面相觑,他们根本不清楚这个苗头所在,就连田丰也不清楚。

张角撇了一眼赵子龙,后者悻悻地退了一步,张角继续说道:“这皇甫嵩便是这苗头所在,先前他便被名为领冀州牧,只能说是大势所趋。”

闻言田丰,一脸焦虑道:“这刘焉身为汉室宗亲,却想分割汉室权利,此人恐怕是要有大动作。”

“哈哈哈,此人能有什么大作为?”

“这刘焉每每于危难之际,总能逢凶化吉,躲过了党锢之祸,又躲过了黄巾起义,可谓时运也。”

“而他提出这意见的本意,庙堂之争频繁复杂,想脱离朝廷去地方上发展势力,既能躲避战祸又可以当土皇帝,是一无大志者。”

张角一席话下来,田丰顿感拨云见日,立刻明白了这废史立牧的用意。

“主公真乃神人也,天下大事都尽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第一章 奇葩的面试发布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