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第一笔怒气值到手
文华殿内朱寿一番对答如流,让弘治皇帝听得心中大为欢喜。全是因为朱厚照本就聪慧,但多有调皮,不喜欢四书五经、论语典故这些经典史记。
平日里这家伙可是没少偷偷的去研读观看那些机关格物、兵书韬略等文章。为此,弘治皇帝可是没少批评他。
盖因这大明王朝到了弘治皇帝这个时期,早已经偏向于重文轻武的执政方略。正所谓百万战功难抵一篇锦绣文章者,比比皆是。
朝中一品武将,在三品文臣面前,都得客客气气,可见其中差距,不是一点半点。
看着今天朱厚照的表现,让弘治皇帝颇感意外,全当这个之前不学无术的儿子,终于是开窍了。对于论语典籍,也有了他自己的认知理解。
此时的他,早已经把先前杨廷和曾陈述,关于太子朱厚照曲解先贤典籍之意,有辱圣人威严的事情,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不错!不错!太子今日对答,朕甚是满意!切记戒骄戒躁,一直保持!”
“谢父皇!”
“刘卿!”
“臣在!”
“谢卿!”
“老臣在!”
“李卿!”
“老臣在!”
“三位卿家对于太子的对答,可还有何指点之处,不妨一并说说......”
先前杨廷和一番言语,慷慨陈词,可是真的把这三位大学士说动。至少其中刘健、谢谦这两位可都是非常之气氛的,因为之前给朱厚照上课时,也曾遭遇类似状况,大有同仇敌忾之意味。
唯独李东阳是个例外,相对于其他二位大学士,他为人性格更为圆滑一些,处事手段方面,也多有迂回之策。面对太子朱厚照时有反常之举,他多是以引导为主,而不是直接上去说教,跟他正面刚。
面对弘治皇帝的言语质问,刘健与谢谦的脸色都不好看。因为之前他们也都表示赞同杨廷和,准备让弘治皇帝教训太子一番。
现如今的局面,无异于是在“啪啪”的打脸了。让这两位当朝的大学士,都没了话说。连带着看向杨廷和时,都直摇头,甚至有些怀疑,是不是先前与刘瑾互殴时,打坏了脑子,才敢跑来告御状。
眼看着现场的气氛有些凝重了,李东阳上前一步,出来打圆场:
“太子今日一展所学,着实令老夫也是刮目相看!至于侍讲杨廷和杨大人......他既是受了伤,还是先让太医诊治,好好下去将养吧,陛下意下如何?”
弘治皇帝早就想尽快把这件事情压下去了,李东阳在这时候出来打圆场,无异于是给他搭了台阶,心中也是暗暗赞许:
“既然大家都是这样的意见,那就照做吧!”
杨廷和原本还一直傻愣愣的站在原地,他始终想不通,以朱厚照小小年纪,怎么会突然有这样的变化。思前想后,明显自己是被摆了一道,让朱厚照给坑了。
在看看这个自己从小带到大的太子,虽然还是原来的样子,但是刚刚所展示出来的手段,既让他觉得陌生,又让他觉得可怕。
这还是年仅十三岁的太子吗?
杨廷和有些不寒而栗,直到李东阳上前轻轻拍了拍,他才惊醒:
“李......李阁老......”
“陛下对此事暂时不做追究,你可以先回去了......”
经李东阳这么一提醒,杨廷和才知道自己不被追究了,慌忙逃也似的告退离开。
杨廷和走了,朱寿这边也不想再多留下来。因为此时的他,到底心里少了些把握,怕时间久了,自己会露出马脚,让这些人精瞧出端倪,也主动提议:
“既然没有别的事情,那儿臣也就先行告退了!”
弘治皇帝挥了挥手,令其退下。只是还没等朱寿走出文华殿的大门,就听后面又传来弘治皇帝的声音:
“此番杨侍讲高假,东宫那边,当由谁来接手啊?”
三位大学士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到底还是李东阳出面:
“陛下,就由老臣先行前往吧!只是老臣只能兼顾一时,还需为太子殿下另寻良师......臣斗胆推荐一人!”
李东阳的话,立时引起弘治皇帝的兴趣:
“哦?是何人呀?”
“翰林学士王华!”
弘治皇帝得闻李东阳所举荐之人,顿时面露笑意:
“李卿倒是真的挑了个好人选!罢了,太子年岁渐长,便调王华到东宫吧!传朕旨意!升翰林学士王华,任詹士府少詹士,督导太子学识!”
“谢陛下!那老臣就先随太子去往东宫!”
弘治皇帝示意李东阳离开,并转对萧敬道:
“萧伴伴,你去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