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众臣你一句我一句,吵得不可开交,刘程跪在地上,浑身直冒汗,止不住的哆嗦。
他只是想升官发财,让仕途明朗一些,也没做什么伤天害理之事。
只是出史了一次瓦剌,参与了一次接驾仪式,没想到就要把脑袋搭上了。
然而,此时的朝堂之上压根就没有人在乎他怎么样,不过是在显示自己的立场罢了。
“够啦。”
“如今草原与大明各自为营,平分天下。”
“草原统一,实力雄厚,已然称霸一方。”
“太上皇在长城外更是驻扎了二十边军,都虎视眈眈的盯着关内呢。”
“尔等不想着怎么去应对,怎么去防治,却在这朝堂之上为自己人的死活吵的不可开交。”
“你们看看你们自己,还像知书达理的文臣吗?”
于谦此时却感觉看不下去了,对吵的不可开交的众人怒斥道。
众人听到于谦发火了,都立刻闭上了嘴,不再说话。
朱祁钰身为皇帝,也被于谦的这一举动震住了,楞在龙椅之上久久反应不过来。
朝堂上一时间陷入了安静,众大臣表情木讷,微微弓着腰一言不发。
“于于于尚书。”
“你说……草原,草原在关外驻军二十万是何意?”
“难道我那大哥朱祁镇真的要打大明,带着草原蛮族回来夺大明江山?”
朱祁钰许久后终于又反应了过来,便难于置信的问道。
朱祁钰只知道朱祁镇在草原混的风生水起,许多部族都向他称臣,愿意拥护于他。
朱祁钰却不知道朱祁镇已经真正掌控了草原个部,甚至连军队都受他的调遣。
“皇上。”
“据我所知,太上皇整编了所有草原各部士兵。”
“现在太上皇手里已经有四十万大军,且分八大营。”
“目前有二十万大军驻守大明边关一线,五万驻守哈密外,还有十五万真随太上皇迁移东北。”
于谦随即把他收集到的消息,如实说道。
于谦如今作为权倾朝野的兵部尚书,对所有边疆消息可谓是了如指掌。
如今大明朝几乎所有军人都听他调遣,目前他已经在边关集结了十几万士兵。
集结的十几万加上原有的数万守边士兵,目前已经有二十多万士兵在大同、宣府一带。
不过,如今听到朱祁镇已经有四十万大军,守边就有二十万,一时间也有些打退堂鼓了。
“哦!”
“我这个大哥竟然真有这本事。”
“他到了草原也不过八个月而已,竟能让草原蛮族都臣服与他,真把草原统一了!”
“于尚书,如今局面,你意如何?”
“你调配往西北的军队应该也该到位了吧,加上大明火炮,加神机营,能否一战?”
朱祁钰思索一会儿,接着问道。
朱祁钰对士兵,对打仗并不甚了解,但知道于谦此时调配的士兵数量可也并不少。
“皇上。”
“臣以为,此时并不是打仗的时候。”
“两军对垒,必定劳民伤财,白银流失。”
“何况草原与大明皆有数十万大军,若真打起来,并非一朝一夕可以结束。”
“既然刘程带回消息属实,太上皇并无意与大明一战。”
“不如,就如此对峙,相互防备,只要草原士兵不如关,便和睦相处即可。”
于谦听朱祁钰说要站,便立即说道。
于谦知道打仗可不是儿戏,那不仅要死人,还有白花花的银子要花出去。
如今文官当道,皆为自己谋财,谁愿意因为打仗而影响了他们的好日子啊。
对于边疆如何,只要不影响他们的利益,他们压根不在乎。
即便是改朝换代,士绅依旧是士绅,财阀依旧是财阀,不是谁都有国仇家恨的意识的。
即便他于谦有心为大明江山考虑,有心开疆扩土,为大明绝后患,他也不能与文官利益集团为敌。
如今浙江士绅控制了大明各类商业,连朱祁镇想恢复的西洋海运外贸,如今都在浙江私人商户手中。
大明国库一年收入也不过民间一个商贾的收入,他于谦拿什么和江南士绅作对?
“于尚书。”
“你何时也变的如此保守了?”
“草原有几十万大军你就怕了?大明几十万大军都是吃素的吗?”
“难道我们就只能看着草原蛮族不断发展壮大,有一天破关长驱直入吗?”
朱祁钰自己做不了主,只能对于谦质问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