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国。
一座不知名的山里。
山腰位置坐落着一间破败道观。
一个须发皆白,颇有出尘之意的老道面带和煦微笑看着眼前的少年。
“你跟我学徒十六年,麻衣一脉的风水堪舆你已尽数掌握,现在也到了下山的时候了。”
“我把师门法器传授于你,明天你就下山吧。”
“师傅!”苏洵不情愿的轻道一声。
从有记忆开始,他就跟着老道在这座破败道观里修行麻衣一脉的风水相术。
他有得天独厚的天赋。
天生对煞气感知敏锐。
凭借这个天赋,他在相术上面的进境速度不算多快,却在风水堪舆这一道进境神速。
八岁修完理论。
十二岁已经能在老道布下的风水阵法中来去自如。
十七岁便能破解老道布下的任意一种风水格局。
老道拿出三件法器放在苏洵面前。
一个罗盘、一身道袍和一个玉佩。
“这三件法器是祖师爷传下来的。”
“罗盘能定乾坤,辨阴阳。”
“这件道袍随祖师爷修炼一生,经麻衣历代,有分金化煞的能力。”
“如果遭遇大凶之地,它能保你无忧。”
“这枚玉佩是祖师爷的随身法器,它是我麻衣一脉的象征。”
苏洵知道拗不过师傅,伸手接下三件法器。
然而,玉佩在触碰到苏洵的手时,竟然融入他的身体。
两个人四只眼睛,亲眼看着那枚玉佩缓缓融入苏洵的手心。
老道满脸诧异的看着苏洵:“你可感觉身体有什么不适的地方?”
苏洵仔细感知着身体情况。
良久,他摇了摇头:“没有任何不适,也没找到那枚玉佩。”
“师傅,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老道摇了摇头:“我也不知道。”
“这枚玉佩传承千年,历代麻衣祖师都只是把它当成麻衣一脉的象征,从没有人发现它有奇异能力。”
“既然它能融入你的身体,说明它有历代麻衣祖师都没有发现的能力。”
“你休息一晚,明天便下山去吧。”
苏洵拜谢师恩后,在道观里陪了老道一晚便下山了。
山下的世界他并不陌生。
风水堪舆不是关在家里就能修炼成功的。
他经常跟着老道下山,对这附近的一切了若指掌。
以前是跟着师傅下山,独自一人下山还是十六年来的第一次。
看着人来人往的街道,苏洵不禁有些迷茫。
没有师傅带领,他有些手足无措。
“咕噜噜!!!”正在这时,苏洵的肚子发出声响。
山上的日子过得清贫,早上就喝了一碗稀粥,走了几十里山路,他的肚子抗议了。
然而,出门之前老道并没有拿钱给他,现在的苏洵身无分文。
“这要是下山就挨饿,回头让师傅知道,少不得要挨一通教训了。”
“得!先想办法把吃住解决。”
苏洵仔细感知周围的煞气。
所谓煞气,就是气场。
天地有阴阳二气。
当一个地方的地势不通畅,便会使流经这里的阴阳二气郁结。
阴气郁结为阴煞,阳气郁结为阳煞。
阴煞主内,在阴煞之地,人容易疲乏犯病。
经常犯病,久治不愈,反复发作,这就是阴煞导致的。
阳煞主外,在阳煞之地,容易导致处世不顺。
邻里关系不和,社交艰难,都是阳煞导致的。
再有地域特性,又分金木水火土五行煞气。
五行煞气又分阴阳,不同属性的五行煞气会造成不同的后果。
天生就对煞气感知敏锐的苏洵,很快就发现了十里之外的一处煞气郁结之地。
仔细感知之下,苏洵惊呼道:“好家伙!这个浓度的煞气,怕是已经开席了吧!”
虽然这个小镇就在山脚下,但地势随时都会发生变化。
比如,今天谁家建一栋房,又或者挖一个池塘啥的,都会导致地势发生变化。
往复循环的阴阳二气,遭遇地势变化之后,如果没有疏导,就会郁结。
苏洵屁颠屁颠的朝着感知到的方向跑去。
还隔着一里地,他就听到了那边的哀乐。
走近一看,不出他的预料,已经开席了。
满堂哀痛。
白布高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