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孟德!我与他有数面之缘,却知其人精于文韬武略,且负匡扶社稷危难之心,其于洛阳行刺董卓是为英勇,招募义兵讨伐奸佞是为忠义,破黄巾是为才略,如此之人何不值得你我辅佐?。”
“哦,文若居然对曹操此人,有这么大的评价?看来绝非等闲。”郭嘉微微一惊道。
“曹操乃是当世少有的人杰,有学识,有城府,有胸襟,可交好世家,可容纳寒门。”
“虽然出身不足,在盛世之中,或许这是一个大缺憾,但是此乃乱世,乱世之中能者为王,袁绍虽强,可未必是他的对手。”
荀彧继续兴奋地和郭嘉说道,有时择主和谈恋爱一样,直觉和第一感官很重要,君不见诸葛亮和刘备,周瑜和孙策,他们爱了。
甚至此时的荀彧也是一样。
“曹操?有意思。”郭嘉目光之中划过一抹兴趣。如天下纷争,今正是他一显才华之时,他当投一明主,实现心中所学。
毕竟,习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郭嘉听他侃侃而谈,显然对曹操关注已久,而在他得到的信息来判断,曹操确实算是个英雄,他也就点头默许了。
第二天,袁熙带着许褚,来到荀家暂时的住所,来拜访这两位大才。
报上名号后,出来一个管事,歉意地对他说道:“袁公子来的不凑巧,我家少爷方才跟友若大人出去,不知何时才能回来。”
袁熙心想刘备还有三顾茅庐呢。
做做礼贤下士的姿态也好,于是他说道:“那我在此,等文若先生回来吧。”
管事有些犹豫,毕竟让州牧公子,还是一位大汉名流在大门外站立等候,是件很失礼的事情,于是他犹豫了一下。
然后。想了一下后说道:“公子确实要等的话,就请跟我去少爷书房里等吧。”
“嗯,有劳了。”
袁熙点了点头跟他进了去。
管事打开了书房请袁熙坐下,再端来了一些果脯点心招待,临走前说道:“公子可随意取书来看,少爷一回来,我就来禀告。”
袁熙向他客气地道了谢。
见此。许褚有些无趣道:“这荀彧,啥那么大架子嘛,让我们等。”
见许褚抱怨,袁熙随手取下一卷书笑道:“大凡有些才智的人。都会觉得自己非凡,文若先生,其实已经很谦逊了,你还没见过京中那些大儒呢,那才叫眼高于顶啊。”
比如说长安王允老头。
这时,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和轻笑,“也未必才智之士皆眼高于顶,在下就在此列之外。”
接下来三人好奇地打量着走近书房的人。
见他也不过二十出头,脸色苍白清秀嘴角带笑,给人一种说不出的慵懒潇洒之意。
此人,正是郭嘉。
许褚看他自吹自夸就问道:“你凭什么说,你是有才智的人。”
“这位兄台说说看,怎样才是有才智呢?”郭嘉笑问道。
这还真难倒许褚了,想了想,他突然硬起脾气道:“俺当然知道啦,像俺家公子这样的,是才智之士,这是天下人公认的,你是哪来的小子,就会自个胡吹。”
郭嘉看他憨厚,于是逗他道:“噢,你家公子姓甚名谁呀,我倒听说过。”
袁熙不让许褚再说,怕他一急就不好办了,于是,上前拱了拱手说道:“在下袁熙,袁显奕,兄台切莫跟我随从一般见识,您是文若先生什么人,还没有请教您的名号。”
郭嘉心里触动了下,也拱手施礼说道:“颖川学子郭嘉,字奉孝,久闻公子大名,您的诗文和事迹,在下可是经常耳闻呐,但真是天下少有的才智之士,佩服,佩服。”
袁熙心里激动面色不变道:“听兄台言语,也是不俗之人,我等就不必屈居于客套礼节了,在下倒十分喜欢跟天下学子把酒畅谈。”
“不想公子也是洒脱之人,只可惜文若兄不嗜美酒,家中可没有储藏。”郭嘉叹息道。
“这有何难,仲康你去酒肆,打些酒菜来,我们一起畅饮。”袁熙笑着吩咐。
“诺!!!”
许褚欣喜答应后,就跟袁和离去。
毕竟这胖子也是一酒鬼。
郭嘉看着步伐矫健的两人道:“刚才那位壮士倒有熊虎之风,上阵必是员勇猛之将。”
“却是,他披坚执锐,冲锋陷阵,必勇不可当,可比樊哙,贾复。”袁熙笃定说道。
郭嘉心想他是樊哙贾复,那么你又是谁,高祖,光武吗?不过倒也没有点破。
郭嘉是洒脱之人,倒也不跟袁熙分生,两人有一句没一句地,谈了起来,先是讲了些风月,又说了些诗词,接着一句句聊开了。
等许褚两人买来酒菜后,郭嘉,袁熙共一个案几,对饮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