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百强企业 (1/2)

根据历史的走向,未来几年,玉石,特别是羊脂白玉,将会暴涨。

现在收一些玉石,等于股市抄底,而且还是知道走向的抄底,稳赚,利润高得吓人。

没人会嫌钱多。

他也不是真神仙,也要过日子。

有机会让家人,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为什么要拒绝。

赵丽很惊讶,简简单单的几句话,一桩生意就谈成了。

而且听起来好像很不错哎!

她滴溜溜转了一下眼珠,开口问道“老三,你觉得我们家那边能干些什么?

我家靠近山,爸妈都是农民,有几亩山地。“

杨修文说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你们既然靠近山林,榛子,松子,山果,菌子,甚至人参应该不少吧?“

赵丽回道“榛子,松子这些年年都采,菌子,榛蘑,人参啥的有,但是不多!“

“那就开一家山货店,榛子,松子,人参,哈什蚂。。。“

杨修文说道。

赵丽摇摇头“不行,家家都有,谁买啊!“

杨修文笑了,他知道赵丽没听明白。

“不是在你们那开,而是在中京开店。你想想,这些个东西在你们那寻常普通,可在中京,沪市,这些个大城市,可是稀罕物!

如今做生意,只要你占了稀少,稀奇,就能成!

而且,只要你的东西,品相好,味道好,价格不是你说了算嘛!”

赵丽的表情此时跟宋义一样,眼睛亮得吓人。

不过接下来她说的话,让杨修文懵了。。。

赵丽兴奋之后,摇了摇头“还是不行啊!”

杨修文疑惑地问道“怎么不行了?中京现在还没有专门卖东三省的山货店。

如果你家开了,就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价格还不是你们说了算吗?怎么,这生意不好?“

赵丽解释道“生意是好生意,可在中京开店,要租房子。

房租估计不低。

我还在上学,没时间守店。

我爸妈没什么文化,只会种地。。“

杨修文听明白了。

他看向李小彤“小彤,你觉得这生意怎么样?”

李小彤肯定地点点头“的确是个好营生!”

“那就好!这样,你们可以合伙开一家山货店。

开店和进货的资金,我以小彤的名义借给你们。

回头你们问问孙倩和于小菲,愿不愿意干。

小彤占股百分之四十,你们以干果,山货入股占百分之六十。

如何分配,你们自行商量。

这样的话,你父母只管收货,然后发货入京。

我只有一个要求,货真价实。“

小彤瞪着大大的眼睛”修文,让我做生意,行吗?“

“有什么不行!只要东西好,就不愁卖!放心,我会帮你的。“

杨修文拍拍她的手说道。

赵丽高兴地站了起来“这样可以!小彤,干吧!回头咱们几个轮流守店。“

杨修文笑着说道:“守什么店,根本不用,雇一个人就行了。

你们只要每天关店时,去算账,收账,简单得很。“

李小彤此时也兴奋了起来,她没想到自己也有当老板的一天。

拉着赵丽,叽叽咕咕地商量起开店事宜,进什么货,店应该开在哪。。。。

在坐的谁也没想到,一个享誉华国的知名品牌,百强企业就在这小小的卧铺车厢诞生了。

杨修文的初衷是帮赵丽家增加一些收入,顺便让小彤她们挣些零花钱。

可后来越做越大,最后干成了华国最大的干果,山货连锁。

赵丽她们在后来的回忆录中写道“姐妹山货干果,出生在陈旧的车厢里,出生在一位神奇男子的话语间。

就像那滚滚向前的列车,缓缓起步,加速前行,就永不停息!“

次日凌晨,杨修文和李小彤下车了,他们回到了阔别半年的西安。

临下车时,杨修文给了宋义二万块钱。

嘱咐他,刚开始收玉,别玩大,也别贪,先入水,慢慢摸索。

七月的西安,白天酷暑难耐,夜晚和清晨倒是凉爽得很。

两人在火车站搭了一辆大发牌面包车,往家里赶去。

司机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西安汉子,边开车,边从后视镜瞄他们。

杨修文眼睛一瞪“看甚!额是西安的,不是外地汉!路额认地,老实的走!

不然,额不给钱!“

司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第一章 奇葩的面试发布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