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34:朱棣震怒!好一个杭州知府! (1/2)

34:朱棣震怒!好一个杭州知府!

“快!去看看!”

叶进此时激动无比,但也没忘记身边的姚广孝,道:“少师,一同前往如何?”

“善!”

姚广孝跟在叶进身边,方才出了军营,就被震撼到了。

庞大的楼船,在已经平复的大江面上稳如磐石!

十几艘船停靠在码头,齐地军的将士正在不断的卸着粮食!

姚广孝瞠目结舌,又有些不理解。

瞠目结舌是因为这些粮食的数量太过庞大,绝对足够让灾民去吃了。

不理解是因为不理解朱高爔的行为。

数量如此之多的粮食,纯粹为了赈灾,划算吗?

姚广孝知道自己不该在内心问这个问题,朝廷出现一个如此宅心仁厚的王爷,是值得高兴的。

但.

无论做什么,总得有一个追求,不是吗?

不管是名,还是利益,总得有一样得沾上吧?

但齐王的名声于民间,懂得都懂!齐王看起来也不是很在乎的样子。

那么再说利益,齐王好似根本不在乎利益,这些粮食用来赈灾,可是半点都不能收钱的!

姚广孝怎么想的到,在朱高爔手中,最不值钱的就是粮食。

相反,人才是最值钱的东西!只要数量足够庞大,就能够网罗到足够多的人才!进而不断的攀升科技树!

朱高爔自身修道,可科技树同样也没有放弃。

想要成就霸业,单单靠一个人或者一群人强大是不行的,还得是整体的强大!

总而言之,朱高爔这一切,都是为了日后做准备。

姚广孝此时自然是看不明白,也只有等几日后,齐地文科学院的学子到了!瞧见他们的所作所为,姚广孝才能略微明白齐王朱高爔想要干些什么。

此时的姚广孝被震住了,当即前往营帐写第二份奏章,将这几天所见朱高爔的属下于齐地所作所为,一一上报。

......

翌日。

应天府,紫禁城。奉天殿,大朝会。

朱棣站在御案之前,正在疯狂的喷人。

“这就是朕的好臣子!啊?大灾将至,却故意拖延救灾,毫无作为!这是想干什么?”

“别以为朕不知道某些人的心思!无非就是想趁着大灾发财,好大发国难财!往泥堪里欺辱百姓,对也不对!?”

砰!

朱棣将几日前抵达的奏章狠狠的扔在大殿上,怒道:“你们都看看!看看这杭州府知府方宾是个什么东西!然后给朕拿出章程来!!”

群臣战战兢兢,不敢高声言,皇帝显然已经怒到了极点!

与此同时,不管是准备发灾难财的还是不准备发灾难财的官员,都沉默了。

准备发灾难财的官员在心里直骂娘,好你个方宾,他娘的吃独食就算了!吃相还这么难看,是要干什么!?

动作这么大,直接惹到了姚广孝的注意!这下好了,谁若是敢乱来,皇帝肯定饶不了他!

而不准备发灾难财的官员,则看着这奏章直皱眉。

这上面的内容,简直是触目惊心!

提前就提高粮食价格,故意拖延救灾避灾进度,然后在涝灾到来之时,将粮食价格提升好几倍!

这些人的良心,是被狗吃了!?

但这人也敏锐的察觉到,齐王竟然也派人救灾了?还将灾民安置,大力赈灾?

有心人注意到了这一条,也明白皇帝暴怒背后隐藏的几层深意。

其中最浅显的,肯定是处理这方宾!随后便是搞定这些于背后吃人血馒头的士绅豪族!再就是杀鸡儆猴,震慑一些别有用心的人!

最最最重要的,当属皇帝最喜欢,但也最头疼的齐王殿下!

这一点,必须大吹特吹,得给皇帝吹舒服了才行!

很多人猜出了这一点,也不愿意,他们可没忘记当初齐王指着他们鼻子骂的那一幕!

他们也相信,这齐王还会赈灾!能预言成功,已经是瞎猫碰死耗子,走了大运!

这奏章上的内容,肯定是陛下授意少师所写!

而且....

可以说,齐王的名声不好,官员们占据了绝大部分的贡献。

在这个笔杆子在儒门手中的年代,想搞臭一个人的名声不要太简单。

...

很快,奏章在群臣中传阅完毕。

想发灾难财,但被方宾等人破坏的官员率先跳了出来!挡人财路,如杀人父母!这方宾,必须得死!!

“陛下!这方宾目无朝廷法度!身为朝廷命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第一章 奇葩的面试发布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