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第一十一章 科举,高考 (1/2)

苏辰挨了一顿打,换了两天休,第三天科举最后一场,也是最重要的一场殿试如约而至。

这是朝廷的大事,朝会罢朝一日,朱元璋亲自监考。

为了检验皇子们的学识,今年按照惯例在奉天殿偏殿单独为众皇子开了一个小的考场,考题内容则和众学子一样。

老朱为了结果的真实性,最后会将皇子们的考卷混入学子的考卷中一并批阅。

当然,这件事也只有主考官知道。

苏辰和一众皇子入座不久,伴随着一声钟响,考官郑重的拆开题卷朱封,四道题目瞬间映入眼帘。

第一题是教育改革,国民教育、人才教育、实业教育哪个为目前国家之最急需?

第二题是外交政策,关于北方元朝余孽以及草原诸部政策方案。

第三题题是农业政策,当下如何发展农业;

苏辰第一眼先是一愣,而后更是懵逼,不是说古代考四书五经,明朝八股取士更是草特码一样的存在吗?

这题目,放在现代也一点也不过时啊?他甚至差点以为自己没有穿越。

苏辰好一会儿才冷静下来,也大概想明白了。

现在是明初,战事方了,大明刚刚开国,百废待兴,各级政府的管理和地方的治理,都迫切需要大量知识人才。

所以现在的科举还停留在它的初衷上,非常纯粹的就是网罗人才。

后面才沦为了老朱禁锢天下士子思想的工具。

苏辰甚至不经想到,八股取士就是这几届科举中的人才给老朱出的主意。

苏辰虽然已经做好了躺平的打算,但就这么坐着也是无聊,索性取出钢笔,简体疾书。

起头:吾若执国事四大国策

然后洋洋散散近万字,分别从兴农、强军、发展科学、掠夺殖民四个方向给出了自己的见解。

最后署名:常明

整整一天,其他皇子也纷纷署名:徐三,汤成,李一二等等,叫什么的都有,就是没有一个真名的。

毕竟皇子们年年霸榜倒数后十,就怕主考官出差错,张榜的时候把人筛选漏了,那皇家的脸可就丢尽了。

考官收卷的时候恭恭敬敬,直接封卷封名,不敢多看一眼。

但是在收朱标答卷的时候手却是一顿,合卷之后才看向苏辰问道:“殿下只有两页答卷?”

没错,别人都是一摞,朱标就两页。

“嗯,收吧!”

听到苏辰的回答,众皇子瞬间热闹了起来。

“不愧是大哥,霸气!”

“大哥,你就不怕爹真的打死你吗“

“妈的,这波我跟大哥混!”坐在第二排的老四朱棣啪的一声合上考卷,也示意交卷了。

“呸,老四你真不要脸,天天掏鸟窝,你是半天憋不出一个屁吧。”

十岁的朱棣被众人揭了短,一番嘲笑闹了个脸红脖子粗。

剩下的诸皇子也没心答题了,朱标两页都敢交,除了老四,他们最低的也写了七八页了,还怕个啥?

于是众皇子齐齐交卷,雄赳赳气昂昂的一起跨出了考场。

“大哥,刚刚考试的时候,我发现你用的笔甚是奇怪,握笔也奇奇怪怪的,我怎么从来没见过啊?”老二朱樉好奇的问道。

“就是就是,写的字也好小,我在后面都看不清楚……”朱樉话还没落音,朱棣就连忙附和上了,他早就想问了。

苏辰微微一笑,拿出钢笔晃了晃:“你们是说这个吗?这叫钢笔,是一种全新的书写工具。

比毛笔更节省书写空间,也更容易操控。”

“等等……老大你说节省空间?“老三朱棡突然有了一种不祥的预感,”老四你刚刚说大哥字小,到底有多小?“

“哼,跟米差不多大吧!”

朱棣说完瞬间也愣住了,带着哭腔问道:“大哥,你这两页有多少字啊?”

“额~”苏辰想了想,“七八千字?反正不到一万。”

“啊?”

诸皇子瞬间跪了。

朱棣小脸刷的就白了,自顾自的嘀咕道:“完了完了,以为有大哥在前面顶雷,现在成我顶雷了。”

“大哥,这么一会儿的功夫你能写七八千字?”朱樉还是感觉不可思议。

“呵呵……”苏辰撇了朱樉一眼,拍了拍他的肩膀,“小老弟,以后你会慢慢习惯的。”

钢笔加简体字再加白话文,若非他怕考官翻译不过来写的正楷,换成草书还能省几个小时。

就这样,苏辰心情愉悦的回宫了。

现代时空。

朱标毛笔答题震惊考场。

考生们沸腾了,监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第一章 奇葩的面试发布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