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19.刚想大做一番就被泼了冷水 (1/2)

“陛下,如今的国运已经不适合再休养生息了!而应推崇儒学治国”卫琯跪地启奏。

“老师,细细说来。”

“如今朝堂已稳,民心已定,但是随之而来的便是地主阶级的兴起,久而久之,皇权会被瓦解,现百家杂陈而儒家独多且儒学多推崇仁政、礼教可安民心。”

“好。”

“陛下、陛下、陛下……”*n

朝堂前一排排臣子跪倒在地,“陛下,不可啊!”

“修息之术是汉朝立国之本,也是太皇太后所推崇的,改立其他恐动摇本国之本。”窦文上谏。

“臣附议。”*n

朝中大多数臣子仍旧站在了修息之术这一边,皇帝的改革也只能作罢。

“这,日后再议吧。”刘霄抚额退朝。

大臣们都作鸟兽散去,司徒书安扶起卫琯,将其搀扶到皇帝书房。

一坨书简砸落在地,差点砸到卫琯身上,“皇帝息怒!”卫琯又跪,“老师来了,赐座。”

“你说,朝臣为何忤逆朕?”

“人的思想是无法轻易改变的,老臣早知如此,皇帝还年轻,有点是机会,伺机而动。”

“太皇太后,皇帝在议事呢!”书房内三人听到动静便知道这是如今主持朝廷大势的太皇太后来此了,不等人通报,由于太皇太后辅助了两代帝王,非常勤政,所以眼睛给累坏了,但在宫女搀扶下仍箭步而来,压迫感十足。

“祖母。”

“太皇太后。”*2

“跪下。”刘霄向祖母请完安刚想站起来却被太皇太后喝住。

这旁边俩人刚想松动下膝盖也都停下跪地不动。

“怎么,听说皇帝想尊儒?”

“正是,祖母。”

“不行,你要是执意如此就是和我作对,我看这丞相也是活腻歪了,明嬷嬷我们走。”

武帝、卫琯、司徒书安跟随着窦漪房的行动轨迹挪动膝盖。

卫琯艰难地挪动到刘霄身边,司徒书安和刘霄一左一右将卫琯搀扶到书房前的椅塌坐下,“陛下!”

“来。”

“好。”

“陛下,老臣无能。”

武帝心中不是滋味,“朕无用,更化改制,土崩瓦解,朕失败了!难道我不是祖母的孙子吗?这般为难于我。”

卫琯握着皇帝的手:“陛下,要退,要退啊!”

“你要朕认输?”

“不,退不等于认输,如果不退,肯定会输,强弱不成比例,不可较力,而要集势啊!”

“什么叫集势?”

“比如一块石头,放在地上它就是块石头,如果这块石头,吊悬在百丈高崖,它就有了势,陛下此时为何不读读老子?”卫琯说。

“你要朕读《老子》?”

“老学不能作治天下之纲,但其中藏有用奇兵之术。”

武帝若有所思。“书安,你说朕可在6年之内得势啊?”

“必能。”司徒书安这拍马屁功力真是不赖,6年之期可是隋芊的说法啊!

司徒书安跪地,“请陛下撤去卫琯丞相之职。”

卫琯也艰难下跪,“臣复议。”

“哎!我这皇帝做的真是窝囊,连老师都保不下。”

卫琯接着说:“还请陛下封窦文做丞相。”

“啊?”刘霄疑惑。

“是这样,窦文虽为外戚,但支持儒学,但却不为大家所知,想必太皇太后也会支持,甚至认为您已经没有尊儒的想法了。”司徒书安在一旁解释。

“正是正是。”卫琯说。

“那,我考验他一阵子,老师还要辛苦一阵,2月后再告老还乡或在京都颐养天年吧!”

“臣遵旨。”

翌日,窦文被汉武帝宣进宫中到太皇太后处宴饮。

“窦卿,听说你有礼献于皇祖母?”刘霄发问。

“是的。”窦文从衣袖中掏出一《老子》原本书简,“太皇太后请看,这是臣于民间私得的作品,乃老子12世弟子所藏,太皇太后可喜欢。”

窦漪房爱不释手,左右观摩,“甚好甚好,但还是拿给皇帝陛下吧,让其好好的参读一下《老子》。”别说这太皇太后变脸真快,刚才好端端的,一下子就晴转阴了。

“唉唉唉~”刘霄差点没接住书简。

“窦文,最近家中可好?”

“卫丞相协助陛下治理国家,臣侄只管守好一方国土便好,既报国何为家?”

太皇太后看向刘霄,“皇儿,我看卫相老了不中用了,大将军为丞可好?”

这下正中刘霄下怀,刘霄装作一脸苦闷,“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第一章 奇葩的面试发布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