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金银百万此中藏 奇谋秘计盗库银 (1/8)

裴府

诺大的床上有五六个皆是软玉温香如花似玉的女子,裴世蕃慵懒地斜躺在其中一女子身上,另一个女子躺在裴世蕃的腿上,两人调笑好不你情我浓,其余几个捶腿捏肩,皆都是红翡翠舞眼波流转温柔可人。

“小阁老你说这事到底该怎么办呢?皇上可是下了最后通牒,限时让我找回赈灾款。否则我这人头不保啊你怎么还有心情在这儿饮酒做乐啊”黄瑜焦急的说道。

“着什么急啊?这不是还没到时间吗?”裴世蕃撇了一眼泰然处之道

“可是这批官银的下落?”黄瑜还是不放心的问道

“你在担心什么,既然能保你坐上这个位置,自然也能保你此次平安无事。”裴世蕃一副沉思寂虑的样子

“我是担心皇上怪罪下来连累小阁老。”黄瑜听到这话心情专忧为安,

“你安心回去等着,这事马上就会出现转机。”

“那我先告退了。”有小阁老这话他就放心了,这笔赈灾款本来前些日子都到嘉州了,结果在路上又被人劫走了,他这位置还没坐热,如果找不到他就等着被砍头了。

自从推行海上丝绸之路开始以充实国库,江南苏杭地区,素有苏杭富,天下足,但是事实恰恰相反。经济重心的南移,必然导致文化重心难移,江南官员阶层与原有的江南商团沆瀣一气,上书皇帝降低商业税美其名曰藏富于民,商业税一降再降。

结果导致国库失去重要的税收来源,藏富于官;富商垄断,小商破产,物价失控,普通民众生活成本升高,皇上要充实国库只能依赖裴政一党,要保全自己的名声,既要靠朝廷中的清流,要牵制朝臣,也要差遣宫中宦官,宦官是皇帝的家臣,因此大量的贪污都和皇宫中有着直接的关系,皇上当然知道,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

“有些人家国不分!朝廷不分!官场之贪墨皆始于内廷,监守自盗官官相护,对于充实国库毫无益处,反而助长了贪污腐败之风”高伟在一旁道。

裴世蕃上前道:“启奏皇上,臣倒是有个法子”。皇上示意让他说下去,裴世蕃接着说:“国库财政收入主要来源是农业税,农民都是交粮食非货币,其次,赋税管理混乱,必然会增大管理成本,地方上的管理成本又会摊派给农民身上,造成赋税随低但农民生活贫苦的现象。

但是商业税却一直比农业税低很多,这就引起百姓的不满,自古农之用力最苦,而赢利少,不如商贾、技巧之人,再加上商业的诱惑,赋税的繁重和混乱,土地的兼并,导致出现农民失去土地,沦为佃农,很多农民转职成商工者,偷税漏税现象愈演愈烈。”

底下官员都纷纷赞同道:“说的是啊”

“言之有理”…

皇上问道“那依爱卿之言该如何处理?”

裴世蕃道:“要在均平,为民除害,不增税额,诏诸州县违期归业者,其田已佃及官卖者,即以官田之可耕者,还应许人承佃,官贷牛、种,八年仍偿,并边免租十年”,提到免租众臣一片哗然,皆不同意,这样虽说通过百姓自身生产力的提高来促进农民增收和整体生产力的提升,但是触犯了贵族门阀和朝中官员的利益,而且国库空虚本就是指望着农税的收入,这样下去岂不是国家要亡。

最后裴世蕃只能退而求其次道:“也可让各地税点再提升”,殷大人道:“裴大人,刚才你还提倡要免税现下怎么又改了法子”

裴世蕃闻言不禁笑了道:“殷大人莫急等我说完,由于在战争期间征用了大量的民间马匹和送往前线的物资,致使国库空虚,朝廷不断增加民税,苛捐杂税一日盛于一日,寅吃卯粮,民不聊生也常常有之,开始农民缴税过多,还能勉力忍受,吃糠咽菜,也是毫无办法,有余力、脑力者或经商、或从事副业、或匿于特权阶层,苟延残喘。

一遇灾年,饥民嚎啕向朝廷祈食,国库囊中羞涩,那时,饥民眼里还有什么君,起而造反,豪强趁机扰乱…

见皇上无话他便接着说:“朝廷可以农商调换,大商人不惧怕缴税,商税虽重糊口要紧,但是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没有国家的稳定,就没有商人的商业,所以富商大贾的财富就成为救急之用,找个一二名目、抄没家财,充当国用,其次若是能减少后宫的开销,开源节流,也能省下一笔钱。”

最后皇上让户部着手去办,此举可算是把官商后宫都得罪了一遍,说的大言不惭,谁人不知朝廷各地官员上缴的银子你裴家吃进去的最多,下朝之后周易前忙上来问道:“小阁老,你此意何为呀?这些事情自有户部处理,我们就置身事外躲着就是了,你这样做,于我们之后可不好做事啊”

裴世蕃扫了几眼声音冷郁道:“家国大事,天下事,天天有事,若怕事躲事还做什么官?”

“小阁老您说的是,不过…”

裴世蕃迈着步子极快了周易跟在后边正说着突然他停下来差点撞上裴世蕃语气从容缓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第一章 奇葩的面试发布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