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再说公元189年四月,东汉王朝最后一个具有实权的皇帝汉灵帝刘宏脸色红润的叫来了心腹宦官蹇硕。
蹇硕是谁?十常侍啊。
十常侍并不是官职名,而是十个担任中常侍的宦官。
其中以张让,赵忠为主,再加上毕岚,蹇硕等人为团,号为十位常侍。
又因为蹇硕雄伟有武略,也因为汉灵帝刘宏不喜欢何皇后所生的嫡长皇子刘辩,于是有心想要立自己喜欢的二皇子刘协。
可惜东汉的外戚政治,是他也没有办法改变的。
这时候何进已经担任多年的大将军,仪同三司。
好在他是东汉最后一个拥有部分权利的皇帝,他以黄巾起,留心戎事为由,设立西苑八校。
这西苑八校的开支并不是从东汉朝廷的官方,而是皇帝的少府出。
此时西苑八校最高统领是上军校尉蹇硕,又有老太监曹节的女婿冯芳为助军右校尉,宦官曹腾的养子曹腾的儿子议郎曹操辅佐。
说是有实权,他也得照顾别人的面子。
比如说四世三公袁家的袁绍为中军校尉,边军出身的赵融为助军左校尉。
此时的汉灵帝病入膏肓,已经是回光返照。
因为他最喜欢的王美人被皇后鸠杀,他痛恨极了皇后何莲。
哪怕病重,他也防着皇后。
身边没有外人,都是一群没有儿子的太监。
汉灵帝刘宏本来还是病恹恹的,但是现在脸色红润的回光返照的对蹇硕,张让等人嘱托。“朕已病入膏肓,但是永远也忘不了朕的王美人。
朕驾崩以后,尔等要紧握西苑兵权,保护好协儿。”
说话间,汉灵帝刘宏脑海飞速旋转,回忆起了大量的从前。
他本来是个世袭的解渎亭侯,父亲刘苌早逝,母亲董太后也只是个小门小户。
但是窦太后改变了他的命运,在汉桓帝刘志膝下无子的情况下,其实皇帝的位子怎么也和他刘宏没有关系,至少也是关系不大。
毕竟汉桓帝刘志是清河孝王刘开的孙子,蠡吾侯刘翼的儿子。
虽然刘宏也是河间王刘开一脉,可是人家刘翼除了他刘志以外,还有老二平原王刘硕,老三渤海王刘悝。
刘志没有儿子,可是他还有弟弟啊。
老二平原王,直到汉献帝时期还有后人。
最起码刘备担任过平原国相,说明平原国还有王在。
除了刘翼的后代,刘开可是子孙兴旺,除了刘宏他爷爷刘淑,还有十几个儿子。
但是他很幸运,被窦太后选中当了皇帝。
当上皇帝后的一幕幕,全部浮现脑海。
不过也没有用了,黑白无常已经来做接引。
当他彻底没有了精神,张让赵忠,蹇硕毕岚等人那叫一个伤心。
太监的权利来自于哪里?来自于官方吗?不是,来自于没有自己心腹的皇帝。
皇帝没有办法了,只能用他们,倒不是有多喜欢。
谁喜欢没有几把的太监?
但是没有办法啊,他能当上皇帝靠的是窦太后。
可是他当皇帝才多大?公元156年出生的他,公元168年就登基了。
当上皇帝的时候才十二岁,还没有亲政,从年幼就被养在深宫,和张让赵忠这些人玩耍,能接触到啥?
被皇帝宠信,于是张让等人的权利得到了迅速的扩张。
而权利就这么多,财富资源是有限的。
你占有的多了,世家自然就少了。
别说什么欺压百姓,那玩意是攻击你的借口。
但是皇帝活着还好,他们可以当刀子去割世家豪强的肉。
可是皇帝一死,谁还惯着他们?
按照曹操说的那样,随便一个狱卒就可以办了他们。
毕竟他们的权利都是表面,毕竟都是穷人才去当太监。
而穷人暴富,也挡不住人家世代积累的底蕴。
他们怕了,但这会不是怕的时候。
于是简单的哭了几声,大家连忙商议起皇帝驾崩,新皇登基的事情。
首先是秘不发丧,不让外边的太傅袁隗,大将军何进这世家和外戚知晓。
其次,便是让蹇硕安排刀斧手,密谋斩首何进,然后夺其手下北军五校的士兵。
有西苑八校,再加上抢夺的北军五校,京中大部分军队都在手里,哪怕是世家也可以拼一拼。
到时候再让年纪更小的刘协当皇帝,又可以潇洒十几年。
不过他们是这么想,可是老天爷也没有让他们这么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