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第十五章 一心写书,求陛下放过 (1/1)

“第一是我希望以后能专心的编撰史书,希望陛下以后不要再让我上早朝了,也不要让我来当官。”

“第二则是我希望能够查阅一些宫中的资料,方便我编撰史书。”

“可以,你的这些要求朕都答应了。”

朱元璋没有多想,就同意了。

如果能够解决国事重担,他也不用让王超来上早朝了,至于不让他当官,他的大明人才济济,又不是缺了他就不行了。

而查阅资料更是简单,让他去查便是,真正隐秘的资料都放在别处了。

“可以说出你的法子了吧。”

“要解决国事繁杂的问题,前朝是通过宰相辅佐皇帝处理国事,从而让皇帝能够减轻国事之负担,却会导致宰相的权力过大,甚至架空皇帝的权力。”

“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既要有人能够替陛下分担国事之压力,又要防止此人的压力过大。”

朱元璋不由自主的点头,显示出对王超言论的认可。

“因此,我认为应该第一设置内阁,内阁的人负责处理国事,第二设立军机处,军机处负责制衡内阁,军机处内的官品级不能高,他们的权力需来自于陛下,也需仰仗于陛下。”

朱元璋听了之后,只觉得茅塞顿开,以往困扰他的这些难题,都得到了巧妙的解决。

“内阁负责国事,防止权力集中于宰相一人,且内阁人多,处理起国事也更加快速。”

“而军机处的设立更是完美,不仅可以监察内阁,或许还能办很多其他的事,他们永远也不可能背叛咱。”

对于王超提出的办法,朱元璋心中琢磨了一番,越是思索越是觉得这办法高明。

他深深的看了王超一眼,能够想出此等法子的人,绝对是治国的能臣。

可惜他却无心官场,一心只想写书。

现在他甚至开始有些后悔答应王超的请求了,这样的人才如果能够当大明的官,一定可以让大明更加强大。

但君无戏言,他也只好放弃了这个想法。

“王超,你还需要再上一次早朝,将你的想法详细的讲出来,只上这一次,以后咱不会再让你上早朝了。”

朱元璋想到要将这个办法推行开来,或许还有不少的问题,群臣们一定会提出来,特别是那些文官,到时候让王超去答疑解惑,堵住这些人的嘴。

“遵命。”

……

王超离开了皇宫不久,太子朱标收到太监的通知,来到朱元璋的御书房。

“爹,那王超有什么特别的吗?我看您好像特别重视他。”朱标问道。

他和朱元璋的感情很好,在他心中朱元璋就是他的标杆,是他需要用一生去追赶的身影。

平时朱元璋的做法有什么他不理解的地方,他也会直接询问,而朱元璋为了培养自己的儿子,也会仔细的解答。

“王超此人有大才,标儿,你今后可多多观察此人。”

朱标心中一惊,他没想到,他的父亲对于王超的评价如此之高。

在他眼中,王超只是一个医术颇高却轻视儒家学说的人罢了。

“爹,您又是从哪看出来的。”

“咱……”

朱元璋欲言又止,顿了一会,实在说不出来,但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于是故作高深,背对着朱标道:“明天早朝你就知道了。”

朱标眼神中充满了疑惑,“明天早朝,难道这王超想出了解决国事繁杂的办法?”

朱标笑着摇了摇头,为自己的这个想法感到可笑。

“文武百官都想不出来,他一个连儒家学说都没了解透彻的人,又如何能想出来。”

他作为太子,曾在朱元璋御驾出征时监国,可以说是半个皇帝,深知朱元璋提出的这个问题,涉及到了皇权的制衡。

前朝往代如此多的圣贤都没能解决,难道这个王超还能胜过圣贤?

他现在有点期待明天早朝的到来,他要看看这个王超到底能说出什么想法来,要是王超说得不对,他一定会用从小学习的儒家学说,将王超辩得哑口无言。

朱元璋看着自己儿子那不服的眼神,有些无奈,他知道,自己的这个儿子,从小接受儒家的思想熏陶,一时之间,是不可能扭转的过来的。

“或许明天王超说出他的法子,标儿能改变一些他的看法吧。”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取消第一章 奇葩的面试发布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