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的这次航行是他的第三次远航,与前一次一样,出发点仍是刘家港,出行那天,风和日丽,睛空万里。此时正是江南的春天,岸上杨柳依依.碧草青青,鲜花簇簇,正应了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岸上皆是送行的人群,这里既有朝廷的王公大臣,也有普通的百姓,每个人的心里脸上都和这这大好的春天一样,其乐也融融。他们都来送别我们天朝的这些勇士们。而远望水面上几百艘大船整齐排列着,旌旗飘扬,号鼓阵阵。那气势,那气魄,使每个到场的人都热血沸腾,正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男儿建功立业的时候就在此时。
徐天霸辞别父母,登上大船。临行时父母也是千叮咛万嘱咐,并且派老家人徐封左右待奉。天霸也是热泪盈题,表示自己多则四年少则三年就一定会回到天朝,回来报答父母。书中暗表,郑和对天霸很是喜欢,特意安排他与自己同船,也就是乘坐那宏伟的宝船。
这艘宝船长44丈,宽18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船上装有罗盘针,配有航海图,真正显示了我浩浩中华的大国雄成。
郑和辞别众人,稳步走上宝船。今天的他更加显得是那样英姿飒爽,威风凛凛。一声声嘹亮的军号响起。船队开拔了,无顿时只只舰船如条条巨龙,乘风破浪,驶向远方,不久船队就进入大海。
天霸此时正站在甲板上,他极目向远处眺望,除西海岸是陆地,其他的方向都是辽阔的大海。大海真辽阔啊,难怪古人有“望洋兴叹”的传说,真应了“日月之行,若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蓝天下碧波荡議,远处海面雪白的沙鸥时起时落,耳只听到船桨击打水面的哗哗声,这一切是多么的人心旷神怡。
天霸正看的出神,此时郑和的随从将天霸叫了过去。天霸很崇拜这位传奇的英雄,他见了郑和,恭敬地问:“大人有事吗?”郑和见天霸如此拘谨,就笑着说:“贤侄又何必如此客气,我与你父同殿称臣,友情深厚,以后不必客气,以后就叫我叔叔就好了.天霸点头称是。原来郑和叫天霸来是要天霸陪他下棋,再一层郑和也是借着这个机会想拉近一下感情,考察一下天霸。
天霸平时好动不好静,好武不好文,下棋并不是他的长处。但他天生聪明,异赋专来,前三盘虽然都输了,但一盘比一盘有进步,到了第四盘居然与郑和下平了。郑和很高兴,称赞天霸天资聪明。又与天霸谈论武功。更是惊叹不已。他发现天霸对武学的理解有些地方甚至都超过自己。郑和何等之人,当日跟随成祖屡建奇功,武功高强,他的看法自不会错。实则他那知,站在面前的竟是神猴转世的灵童,天赋何其高。郑和又与天霸谈论文学,发现天霸也不错,只不过比武学差多了。问他海外语言了解多少,天霸据实回答,了解很少。郑和说去海外,不会当地的语言怎么行,他就给天霸安排了专人给天霸教授海外必须了解的日常用语。反正船队要在海上航行很长时间。天霸虽然不爱学习,但为了上西方也就不得硬着头皮学,对亏他天资好。可说是过日不忘,因此他的进步很快。
在天霸学习的同时,船队已顺利航行了一个多月,期间有风和日丽之时,也有狂风呼啸,大雨滂沱之时,好在舰船优良,也都一一涉险而过。由于天霸人缘好,仆人船员也都乐于跟他交往。知他第一次上船,所以每当到了新地方,或有什么奇特的事,也都乐于叫他。这使他增长了不少见识,这也减轻了他学习洋话的烦恼。海里生物基本都见过了解了。这使他不由惊叹这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过台湾海峡时,台湾的官员,渔民给船队送来了礼物。郑和也命令船队给他们留下了一批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这使天霸第一次见到了祖国宝岛的人民,也感受到了同为炎黄子孙的深情厚谊。
船队过了台湾海峡,就进入了广阔的南海,这时船队与陆地越来越远了。多数时候周围只是茫茫的大海,偶尔也看到有几座小岛,并且有时还看到有缕缕炊烟,但船队的目的地是西洋,也就无暇上岛看看。
几日来天霸只觉得这天是越来越热。船上的气象师夜观天象,说不日就有风暴。于是郑和下令督促船队急速前行。但还是有点晚了。一天的夜里,海上就刮起了狂风。顿时平日慈祥的大海就如同变成了暴怒的凶神,掀起滔天的巨浪,排山倒海般扑向船队。原先天霸认为很庞大坚固的海船此时就像风中的一片落叶般轻巧,又好似地震中将要坍塌的木屋,吱吱嘎嘎,好似随时都有被狂风撕碎的感觉,那形势太恐怖吓人了。郑和连忙查看海图,见距离最近的海岸也还有一天的航程,来不及了,怎么办?猛然间,郑和发现了海图上标注的几个小点,对了,海上珊瑚岛。于是郑和便命令向其中的一个珊瑚岛方向驶去。此时海风比刚才更大了,但好在距离并不远,果然经历了半个时辰的航行,船队前方出现了一个小海岛。因为是在夜里,看不清海岛的轮廓,船队便在背风向停靠,这虽不如海港那样安全,但起码有小岛的庇护强多了。但遗憾的是,由于船队的船太大,而且小岛的近岸边水又太浅,船队只能在距岸边十几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