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和土匪的第一次交锋 (1/3)

将近一个月,春蚕居多了五间房子,紧挨着江春月房子延伸出去的是西城下沙和夏雨时的房子,夏雨时的房子也更靠近梨树林,树林下也多了一排狗屋。灵智三人的房子挨着陈知曦的屋子,诸人也各自住到了自己的住处时。陈知曦把江春月的房子重新收拾了一遍,就像江春月走时一样,只想她有天回来,不会有陌生感。

日子照常进行着,大伙白天赶工修围栏,晚上习武打造兵器。村里还有许多孩子,大点的孩子也跟着大人们练武,以及帮着干活,但大多数的时候,孩子们会聚在春蚕居原来江春月上课的地方,西城下沙和罗劲溪分别给孩子们讲授知识。罗劲溪很是乐意接过江春月的棒子,她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这会让她忘记此前长时间流浪江湖的寂寞。西城下沙仅是帮帮忙,因为也没有什么事做,也不愿下地干活,没办法,毕竟是大小姐身份,最乐意的也就是帮夏雨时照看孩子。

罗劲溪给孩子们上半天知识课,然后要做6人份午餐和晚餐。西城依然只是来帮帮忙,打打下手。虽然啥也不会,但她也没有大小姐的架子,在江湖独自闯荡的岁月早已磨去了她高傲的心态,如今身边的人,早已当成是朋友,甚至是家人。

而罗劲溪是啥都会,她也很乐意与西城一起分享生活。

陈知曦看到罗劲溪忙完活又要做饭做菜,待大家吃完后又要刷锅洗碗,很是不忍,然后想起一人来。

又过大半个月,近大寒。

隘口的围栏已经初具规模,地基打了三米多深,然后在其间建了四米高的城墙。地基里灌注填满碎石渣和黏土,底坐以大石块堆积挤压加固,内侧每5米就有三角柱支撑。上边有平台,以让射手狙击敌军,也更好观察外边情况。同时左右两侧各有一个10米高的瞭望塔,让侦察员的视野更加深远。正中主道是一个4米宽的通道,左右各是扇2米宽的大门,都是直径60厘米的圆木排列拼接,10块2厘米厚的长板固定内外,还有一根6米长、50厘米宽的铸铁门栓,几个人才能抬起,才能最终打开大门。

冬天即将要到来了,但是大家都不急着收年度最后一拨收成,他们知道,土匪还会再来一次的,若打不赢,收再多的粮食也会被抢走。于是,所有人加紧在于城防的建设与武器的制作上。

看着地里的粮食,晚餐的时候,西城下沙问陈知曦:“若再不收,会不会冻坏在地里?”

陈知曦:“那也没办法,收粮需要大量人力。现在大伙都集中精神放在练武上,哪有心思收粮。”

夏雨时:“不要紧,南方气候湿润暖和,甚至可以一年四季都种粮。”

西城下沙:“总有一段时间会很寒冷的,庄稼熬不到春天。”

陈知曦:“春月在时,她会用纱布护着桑树。她纺的纱即保暖,又能透气,保护桑蚕在冬天不会被冻死。若我们在田地里搭上简易的棚子,盖上纱布,或可保庄稼过冬。”

西城下沙:“村子那么大片的农田,怎可能盖得完?”

夏雨时:“可不用盖完所有农田,就选出最靠近村边的数十亩土质最优的田地,种植足够全村百姓过冬并熬到开春后的时节,便可。不过,我们去哪弄那么多纱布呢?”

陈知曦:“春月倒是留有一台纺纱机,坏得并不大,可以修复,就是不知道谁会操作纺纱了,改日可在村子里问问。”

第三天,田小凤便过来报名了,她告诉陈知曦,当年江春月在院子里纺纱做纱布时,她也在旁边跟着做了许多,江春月也很乐于教她。虽然自江春月被挟走后便再没有动过纺纱机,但只要重新摸上手,应该很快能找回操作的方法。

陈知曦便把纺纱机送给田小凤负责,西城下沙、罗劲溪则因爱好主动去学。

日子慢慢变冷,但这里不会下雪,只是不像在北方时需要穿太多的衣服。

冯劲武和刘劲风在晚上教农民习武,而陈知曦独自在另外的空地上自己练习,准确地说,练江氏剑法。

新垣正临死前所展示的剑势,陈知曦只是记得个大概,但就凭着这点记忆,再加上自己的思考推敲,终将剑法捋顺。不过,他在此前也并非完全没有接触过江氏剑法,当年,江春月就喜欢在梨树下练剑,她练的就是江氏剑法。

江春月的剑法根据自身条件经过优化,更优美,步伐轻盈,出剑如舞。每到春天,满树白花,在江春月舞剑的风中纷纷飘落。无数白花似雪般环绕飘旋在江春月周边,美似仙境,与江春月美丽的身姿、那几缕白发融为一体,让陈知曦每次看到,都沉醉在其中。

于是,陈知曦经常与江春月一起在梨花海中对练,他只是凭着好玩的心态,跟随妻子的节奏与舞步,如俩人跳舞一样。慢慢地,竟多少也认知了江氏剑法。

如今再练起来,很快就上手了。但没有江家人在旁,不知道好与坏,无人评定。在剑法练到精熟的时候,也到了瓶颈,每日不管再怎么苦,几乎不再有进步,陈知曦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第一章 奇葩的面试发布

0/500